馬來西亞藝人劉倩妏分享在台生活 鼓勵新住民踴躍學習
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北市服務站,昨天舉辦新住民家庭教育及法令宣導活動,特別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實力派演員劉倩妏,以學習台灣腔為心得,分享來台打拼生活的心路歷程。
來自馬來西亞的劉倩妏演出過許多角色,包括電影「Ola Bola」、連續劇「讓愛飛揚」、電影「弓蕉園的秘密」;她主演電影「阿奇洛」女主角,獲2017年日本東京國際影展增設首屆「東京寶石獎」(原石獎);劉倩妏演出2019年改編自台灣醫療實際案例的公視電視劇「生死接線員」,劉倩妏演出並帶領觀眾認識「器官捐贈協調師」,推動台灣對社會公益的反思後。
劉倩妏回憶起初拍攝馬來西亞電影時,遇見來自台灣的表演指導,殺青後就來台繼續學習,劉倩妏感受到台灣自由的風氣讓創作不受限制,並且有各種教學工作室可以進修,備感尊重且友善的環境讓她選擇與台灣的經紀公司簽約,從2016年起,來台拍戲開啟飾演「台灣人」的演員生涯。
劉倩妏目前演出的角色以台灣人居多,她說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克服馬來西亞口音。馬來西亞華文常使用大量句末助詞「囉、啦、了(liao)、咩」等來表達豐富情緒,衍生出辨識度高的獨特發音,也因如此,劉倩妏為更融入台灣角色,透過大量閱片及觀察台灣人,揣摩並學習當地人說話的方式,如今劉倩妏演繹情境的口語表現,不會發現她居然不是台灣演員。劉倩妏也鼓勵新住民,語言就是多說多練習,學習是日積月累的,只要有熱情、肯努力,就一定會進步。
劉倩妏將她8年來的故事化作詩詞,出版詩集「把夢,裝進行李」;劉倩妏是演員、詩人,她形容自己是停不下來的陀螺:「很多事情不做,不會知道從中可以得到什麼,就算與名利無關,也會是一場有趣的體驗」,劉倩妏也鼓勵剛來台的新住民朋友,台灣有很多學習的資源,可以多方面體驗找到自己的興趣,擴展生活圈和交友圈,在異鄉找到心靈寄託的方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