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翔平熄火10場終敲第24轟 賈吉、羅利都已累積26轟

搭公車已讓座…仍被婦人當眾碎念「書念到那裡去了」 國中男學生委屈落淚

素養焦慮/特訓班興起...素養無法速成 教學現場須轉型

審計部指通學巷進度及舉發作業仍不足 新北:整體超前

本報關注新北等地通學巷實際成效,近期直擊發現仍有機車於孩童上下學時段進出;審計部建議,應納入居民及教師等名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關注新北等地通學巷實際成效,近期直擊發現仍有機車於孩童上下學時段進出;審計部建議,應納入居民及教師等名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關注新北等地通學巷實際成效,審計部也指出,新北通學巷科技執法應納入居民及教師等名單,且整體執行計畫也不佳。新北交通局說明,計畫順序配合個別學校提供需求,其實整體進度是超前,執法則都有跟學校合作;校方也說有列名單,且居民已經養成時段不通行習慣。

除本報持續關注通學巷外,審計報告近期出爐,並指出新北板橋莒光國小等9校通學巷曾設置科技執法設備,卻只開勸導單,應進一步研析重複違規車輛的行為人,究竟是當地住戶或老師等,且通學巷整體計畫執行進度也不佳,原預計於2023年9月底完成78校通學環境改善措施,卻因交通局未督促優先排定改善的學校提送校園周邊通學環境改善需求表等相關資料,導致仍有48所學校未完成改善。

交通局交通安全科長林碧芬回應,這方面都有跟學校合作,學校統計住戶、教師車牌名單,學校也會針對家長違規車輛加強宣導通學巷管制時段禁止進入,後續將評估重複違規資料介接至警察局評估違規舉發,而目前幾處科技執法設備也陸續轉交給執法單位警察局。

板橋莒光國小校長林義祥表示,他們學校已經將教師進出口改至非管制道路,也都有建立居民相關名單,不過經過溝通,這幾年下來居民也都知道給孩童安全上學道路的重要性,且管制時段也很短,期間幾乎不會進出管制通學巷。

林碧芬提到,審計部所提48所未完成,是為求效率先處理提早提供需求的學校,因此就跟原本排列的順序不太一樣,但整體進度是有超前的,後來已完成16校會勘,將督促其餘32所學校盡速提供通學環境改善需求表,並於今年完成會勘改善,未來也會依照原規畫相關進度辦理。

本報關注新北等地通學巷實際成效,近期直擊現場情況;審計部也指出,新北通學巷科技執法應納入居民及教師等名單,且整體執行計畫也不佳。圖/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關注新北等地通學巷實際成效,近期直擊現場情況;審計部也指出,新北通學巷科技執法應納入居民及教師等名單,且整體執行計畫也不佳。圖/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關注新北等地通學巷實際成效,近期直擊發現仍有機車於孩童上下學時段進出;審計部建議,應納入居民及教師等名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關注新北等地通學巷實際成效,近期直擊發現仍有機車於孩童上下學時段進出;審計部建議,應納入居民及教師等名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科技執法 新北 教師

延伸閱讀

點幾樣就輕鬆回本!板橋隱藏版甜點店「全品項甜點吃到飽」 千層蛋糕、爆餡泡芙無限吃 獨家「鬆餅卷卷」高顏值必點

新北33歲男遊客澎湖夢幻沙灘遭浪捲走 救上岸仍宣告不治

國小開38招、大學畢業即可仍找嘸人 代理代課教師荒恐再現

新北4遊客澎湖夢幻沙灘戲水 1男遭海浪捲走警消搜救中

相關新聞

綠議員提「兒童工作證」防狼師 侯友宜諾3個月可行評估

近期爆發數起兒虐或違反性平事件,新北議員彭佳芸今質詢提出,比照國外推行兒童工作證制度,補足不適任教師系統漏洞。新北市長侯...

金門縣府否認拖延修復太武山莊 盼與新北合作共創三贏

新北市中和區的「太武山莊」因其歷史背景與建築價值,在2016年被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惟迄今已逾九年,修復工程進度仍...

監院糾正北市府剴剴案 市長蔣萬安「該怎麼罰就怎麼罰」

監察院今天針對剴剴案糾正北市府,認為劉姓保母未按時寫寶寶日誌,但文山居托中心訪視員卻紀錄劉「每日填寫」。市長蔣萬安表示,...

輝達進駐北市科恐淪內科塞車惡夢?交通局要出招了

輝達海外總部選定在北士科,但地方憂心將會更塞車,恐惡化成內科2.0。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今表示,交通局因應士北地區交通現...

新北汐止伯爵街14巷沉陷 土木技師提防災情擴大及搶修方案

新北市汐止區伯爵街14巷疑自來水管破裂,造成地基掏空,路面沉陷與龜裂。新北市議員張錦豪今天表示,會同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

保母姊妹遭判無期徒刑、18年 新北社會局:強化保母四大課程

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涉嫌虐死男童剴剴案上月底、本月初密集開庭,合議庭今天宣判,劉彩萱判無期徒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