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緬甸軍政府罕見對外求援 災區瓦城與首都奈比多進入「緊急狀態」

大逆轉! 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電價凍漲」

羅志祥驚吐「媽媽罹患阿茲海默症」 曝最大心願

藤寮坑溝二期整治完工 串連土城中和近自然休憩環境

新北市藤寮坑溝第二期整治順利完工,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視察,強調這是人民的大事。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藤寮坑溝第二期整治順利完工,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視察,強調這是人民的大事。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藤寮坑溝第二期整治順利完工,過去水泥打造「三面光」的河道,化身綠意盎然、豐富植被的近自然水域,不僅有優美人行步道,環境綠了、水乾淨了,動植物都回來了。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視察表示,一個溝渠的改變看起來是小事,卻是民眾的大事,全長一.五公里親近自然水域、通勤綠廊的休憩廣場,可讓市民們感受到不一樣的城市風景,同時也是鳥禽、動物們的快樂天堂,未來第三期工程將延伸到中和中正一橋,為城市帶來更多驚喜和改變。

新北市府推動河川環境營造,2022年完工中和、土城區交界的藤寮坑溝,及泰山區大窠坑溪,改造為人與動植物共榮共存的近自然河川,提升河岸環境品質。

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過去溝渠都以水泥三面光形式來施作,而藤寮坑溝則是全國第一條都會型三面光區排,打造近自然河川的溝渠。

第一期在河道生態環境營造,利用砌石工法打造河道的蜿蜒曲折、急流與緩流的流況變化,營造具有鄉間自然河溪景象,第二期設計設置原木壩及擾流工構造,以達到渠內自然淤積及改變流況,另於渠底增設10處深潭提供魚類棲息地,也串聯第一期水域,保持縱向水生動植物的場域完整性。

宋德仁說,藤寮坑溝整治後,河道綠化面積從原本的0,成長到5944平方公尺,經生態調查,二期工程範圍內出現的物種已有96種,可以看見無尾鳳蝶、青帶鳳蝶及紅冠水雞的蹤跡。而休憩區的規畫也採納地方意見,以棚架、拓寬橋面及更新設施設置翠鳥、青帶鳳蝶造型特色石椅,提升當地生活品質。

侯友宜表示,藤寮坑溝整治工程的成功不僅在於解決原有問題,更將一、二期成果串聯,讓河域轉變成擁有綠意盎然、豐富植被的近自然優質水域,同時在陸域環境部分,興闢友善行人通廊及相關景觀設施,更新區內老舊棚架、植栽槽,擴大河川營造的一體性與增加休憩環境空間。

侯友宜說,未來還有藤寮坑溝的第三期工程,會跟所有在地的民意代表共同努力,創造更優質新北市生態環境,攜手共創一個更宜居、更美好的城市。

宋德仁表示,未來藤寮坑溝第三期將延伸至中正三橋至中正一橋,目前已經完成設計,並爭取中央預算;而大窠坑溪二期預計今年就會完工。

新北市藤寮坑溝第二期整治順利完工,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這是人民的大事。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藤寮坑溝第二期整治順利完工,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這是人民的大事。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藤寮坑溝第二期整治順利完工,過去三面光的河道,化身綠意盎然、豐富植被的近自然水域。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藤寮坑溝第二期整治順利完工,過去三面光的河道,化身綠意盎然、豐富植被的近自然水域。記者葉德正/攝影

侯友宜 德仁 生態

延伸閱讀

中和安邦社宅月租最低5100元 侯友宜:看到租金嚇一跳

立院今審議財劃法 侯友宜:合理分配地方建設才順利

侯友宜不去總統就職典禮 明上午公務行程是這3個

花到人不到!侯友宜不出席520 花籃悄悄送抵寫這16字

相關新聞

影/北市中山商圈斑馬線塗銷又恢復 警批搞笑:請畫對角行人穿越線

南西商圈、台北捷運中山站1號和4號出口前,18日啟用新畫設的20公尺寬行穿線,看似行人天堂,孰料北市府交工處19日塗銷原...

中山商圈「超浮誇行穿線」 北市啟動行人專用時相滅火

捷運中山站繪製20公尺寬的行穿線引起話題,而周遭誠品南西、新光三越三館前的斑馬線遭塗銷,經過一周試辦後,經過討論又重新繪...

新店23公頃土地變更內政部通過 再添1300戶社會住宅

新店碧潭大橋北側農業區F單元面積約22.87公頃,鄰近安坑交流道、捷運小碧潭站及安坑輕軌安康站、陽光運動公園站,今經內政...

影/汐東線今動工將接民生線、基捷 侯友宜:汐止人夢想成真

汐止人期待23年的捷運,捷運汐東線今天正式動工!新北市長侯友宜主持開工典禮時表示,「汐止人的夢想成真」, 未來通車後市民...

「邱議瑩嘆比我凶!」 蔣萬安曝邀魏汶萱入團隊是借重這專業

北市長蔣萬安小內閣人事大異動,先前在立法院曾與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互嗆的三立電視台前記者魏汶萱,也將加入蔣萬安副發言人團隊。...

新北平溪人口老化 市長侯友宜:長輩缺什麼就做什麼 且要做好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到平溪主持「行動治理」座談會,向里長說明地方建設進度聽取心聲。侯說,平溪人口老化趨勢很難改變,照顧老人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