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就被啄3次!遇凶狠藍鵲只能躲、不能打否則罰50萬

天氣逐漸轉暖,4月至8月間是台灣藍鵲繁殖期。在新店、三峽的民眾都反映「只是路過就被台灣藍鵲攻擊頭!」甚至有民眾一段路連續被攻擊3次。動保處提醒,台灣藍鵲是保育類動物,經過台灣藍鵲育雛巢區時,可戴帽子或撐傘保護自己,也不要背對台灣藍鵲,避免被襲擊,千萬不可攻擊,最高可罰50萬元。
有民眾在「IBeta愛北大」臉書分享,一位先生只是遛狗經過台灣藍鵲,結果就被攻擊三次,另外一位住三峽的陳先生說,當下不知道是經過台灣藍鵲巢穴,被攻擊才知道,雖然又氣又好笑,但他還是提醒好友們,經過巢穴附近要小心。
台灣藍鵲是特有種鳥類,喜成群活動,棲息於中、低海拔森林,新北市鄰近山區近郊亦能發現其蹤跡。臺灣藍鵲頭至胸部為黑色、嘴喙及腳鮮紅色,全身寶藍,中央尾羽甚長,其他各羽中段黑末段白,經常拖曳著長尾飛行,又稱為長尾山娘。
動保處指出,台灣藍鵲有極強的護巢行為,在育雛期間,台灣藍鵲會攻擊進入巢區範圍內的入侵者。撫育幼雛時間約5至6周,只要育雛工作結束,鳥就會成群離去。
民眾如遇見台灣藍鵲幼雛落巢,動保處提醒,先不急著將鳥帶走。要先判斷是學飛的幼鳥還是沒有行動能力的落巢雛鳥,外觀是否有明顯的外傷,親鳥是否在旁邊,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援助措施,這才是對幼雛最好的幫助方式。
動保處呼籲,民眾若把台灣藍鵲的巢、幼雛移除,或是攻擊台灣藍鵲,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最高可罰50萬元,或2年以下有期徒刑。為維護生態,除呼籲禁止騷擾野生動物,在觀察野生動物時,務必遵守法律,切勿為了拍攝動物的特寫畫面,而以不法方式誘鳥的方式吸引鳥類,騷擾野生動物,以免觸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