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關懷據點串連商家、機構 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推估台灣2025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2人就有1位失智,新北市社團法人台灣新希望社區關懷協會結合蘆洲8大社區關懷協會,除邀請更多民眾認識失智症,加入關懷失智長者行列,更納入里辦公處、議員服務處、商家、藥局、派出所,預計年底前在蘆洲募得150處友善機構與商家,推廣「看問留撥」概念,遇見疑似失智長者,雞婆一點上前關心,撥一通電話,為失智長者找到回家的路。
今天8大社區關懷協會與教會團體齊聚蘆洲永平市民活動中心,馬偕醫院也派出社區醫學團隊,除提供健康諮詢與健檢服務,也舉辦認識失智症講座,讓更多人認識失智症,進而了解預防與及早治療的重要;還有警察局、衛生局與社會局提供相關諮詢,也有失智長者指紋建檔服務。
台灣新希望社區關懷協會長期在蘆洲關懷長者,執行長呂建德表示,經台灣失智症協會過去20年的倡議與政府、民間單位長期努立,台灣社會對失智並不陌生,但如何落實到在地老化、營造失智友善社區,仍有一段需要努力的距離。
呂建德說,失智友善社區是一個接納失智者、減少失智症汙名化的友善環境,在失智友善社區中,失智者及其照顧者能瞭解自己的權益並肯定自身的能力,獲得支持性服務及促進社會參與。
呂建德說,過去舉辦相關講座,但參加者多都是長期關心失智的夥伴,怎麼安全網擴大,就須讓更多民眾與商家一起加入,前年底他們先在蘆洲得仁里與鷺江里試辦募集失智友善機構與商家,也舉辦爺孫同樂會,讓世代交流。
呂建德表示,友善機構與商家可以是一間小吃店,也可以是派出所、藥局,或是里辦公處、議員服務處,希望據點成員能夠成為失智長者守護網的一塊,遇到疑似失智長者,「看問留撥」,看到失智長者,可以先觀察,再多問一句,把長者留下來後,撥打派出所或是相關單位協助,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
呂建德說,失智友善商家與機構成員,只需要經過1小時左右教育訓練,簽署文件後,社區就會協助提報衛福部,成為友善機構與商家一員,希望今年能達到150處。
淡水馬偕醫務部部長詹欣隆表示,新北市有超過400萬人口,全國平均2025年長者會超過20%,蘆洲地區雖然目前長者比例僅13%相對年輕,但增加速度卻達1.5%到1.8%,比平均的1%多出許多,失智症的事前預防與及早治療刻不容緩。
詹欣隆說,失智關懷只靠醫療單位不夠,還必須社政、警政與衛生單位加入,才能張起綿密的守護網,淡水馬偕在蘆洲區設置11個的健康服務站,已有兩處轉為為失智關懷據點,運用在地資源直接且即時的提供健康促進的服務,未來也將會以健康服務站為基礎推動蘆洲區成為失智友善社區,達成2025年失智友善777為目標,讓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