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人行道成障礙賽? 2.5公里內147個設施擋路

北市推動「人本交通」,還路於行人。不過近日有民眾投訴,內湖區環山路一段到三段,就有147個障礙物,平均每17公尺就會遇到一個阻礙,在地議員就批評是「內湖版人行地獄」。北市工務局回應,之後會和交通局合作並通盤討,會優先針對環山路上的學校周邊道路做改善。
北市議員何孟樺指出,內湖區光是環山路一到三段人行道障礙物就有147個,分別是86個路燈、22個電桿、33個號誌及5個電力設備,其中以環山路一、二段最為嚴重,不只是行人地獄,更是讓民眾在玩「障礙賽」。
何孟樺表示,環山路除了阻礙物多,人行道不連貫、規劃不善的情形也屢見不鮮,她舉例,麗山高中旁的環山路二段,原先人行道寬度很夠,但在離開校園後的路段卻瞬間變窄,甚至有電線桿直接擋在路中央。而環山路三段與內湖路二段103巷交叉口,實體人行道與標線型人行道並行,且標線型人行道遇到公車站就「斷頭」,人行道拓寬做半套。
目前台北市有1987條標線型人行道,何孟樺說,北市府評估可改為實體人行道的有10條,而2023年施作的僅有3條,不應每次都以個案處理,應對北市人行道環境進行全盤檢討,並優先處理實體與標線型並存的人行道拓寬。
對此,北市工務局長黃一平回應,有些標線型人行道與街道齊平,後面就是商家或住家,如果做實體人行道可能會影響到人員進出或貨物出入,他承諾,未來工務局會與交通局合作,如果有地點要轉換成實體人行道,將會優先評估高低差問題,並用路緣石、欄杆等實體區隔方式處理,同事排序施作地點。
至於環山路人行道障礙物,新工處長林昆虎表示,針對交通局列管學校,周遭通學步道路線未來將會優先改善,障礙物的部分會儘速與交通局合作全盤進行檢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