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防泡水車慘劇重演 北市推多管道提醒、4小時後拖吊

去年10月「尼莎」颱風外圍環流帶來豐沛水氣及災情,還因柯市府通報不及,台北市百齡橋堤外數十輛車泡水,引發民怨。對此,北市停管處推動新政策,包括新增民眾登錄防汛簡訊通知、在堤外牌面及繳費單上宣導、宣布「只出不進」後4小時內未移車,即拖吊並裁罰1800元至4800元。
汛期來臨,為避免車主未收到通知沒移動堤外車輛而成泡水車,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推出4項政策,以多重管道提醒民眾水門關閉時段。包括市府宣布堤外「只出不進」起4小時,屆時未移車者將直接拖吊車輛,車輛未撤離者,其所受損害由車輛所有人自行負責。
根據河濱公園車輛停放禁止及限制事項,平時或颱風、超大豪雨期間違規停車之處罰原則,大型車罰4800元、移至費3000元、保管費半日250元;小型車罰2400元、移至費900元、保管費半日100元;機車罰1800元、移至費200元、保管費半日25元。
北市也推動多元管道通知。除了留意媒體新聞廣播等颱風、豪大雨資訊,北市停管處表示,現在有水利處的「戀戀水綠臺北水利」LINE官方帳號,只加入好友,或下載台北市行動防災App,就能收到防汛通知。
停管處說,民眾也能上網登錄防汛簡訊通知,可至「停車查詢一站式服務網」完成認證,登入後至車主專區、車主修改、綁定車輛、新增車輛,選擇車種並填寫車號,再勾選「防汛通知服務」 。
此外,停管處也在堤外停車場增加提醒牌面、紅布條標語及提防牆面彩繪、公有路外停車場跑馬燈、CMS(停車資訊可變標誌)等管道加強宣導,也在停車繳費單上放置「登錄防汛通知」的QR Code,避免車輛泡水受損與拖吊罰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