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動物之家新建計畫 今審議通過可望2026年完工

台北市動物之家使用逾20年,因收容空間不足且老舊不堪而規劃重建,新建計畫因前市府認為地下垃圾處理費而延宕,新方案納入私有土地遭地主反對。蔣萬安選前喊出推動盡速動工政見,北市都委會今天審議該案,動保處提出不納私地方案,全體委員均無異議,主席李四川裁示照案通過,也讓動物之家新建工程終於有眉目。
動物之家目前的臨時建物位在內湖區潭美街,1999年成立迄今,收容空間不足且建物老舊,因此規劃原址重建以擴增空間。新建計畫因前市長柯文哲認為追加2億多元地下垃圾處理費太貴而擱置,市府新方案規劃中繼園區並於去年5月成立,再將原址拆除,重建2棟地上4層、無地下室建物。
該用地屬於農業區,建物限高7公尺,得依都市計畫變更程序成機關用地,占地面積共1.2公頃,99.88%為市有土地,其中14平方公尺的133地號屬於私有土地,共有16名地主持有。
然而,北市都委會去年12月討論變更地目,地主反對納入,還派員出席會議表達意見,會議主席、前副市長彭振聲裁示動保處向地主說明優劣,確認是否要納入或排除。
考量都市計畫完整性,動保處逐一向地主拜訪,惟多數地主認為無必要性,加上北市府欲徵收市民土地財產,已牴觸最小侵害性,不符比例原則,因此反對該案。
基於時程急迫性、地主意願,以及工程範圍不納133地號並不影響新建工程等評估,動保處採納陳情意見,建議踢除方案,不納入133地號,維持農業區,其餘範圍變更為機關用地。北市都委會今審議,出席委員均無意見,由首次主持會議的主席、副市長李四川裁示照案通過。
動保處副處長翁綉雯表示,該案曾於2021年招標、同年流標,至今空轉逾1年,新方案已於1月向市長蔣萬安報告,他也支持原地新建方案並要求加速辦理,以達友善收容,如今全案通過是重大進展,後續經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過即完全定案,預計明年招標、動工,可望於2026年7月完工。
翁綉雯說,近3年平均收容數達1007隻犬貓,包含700多隻狗、300多隻貓,目前動物之家收容約200隻,作為過渡方案的中繼園區則有約750隻。新的動物之家的收容量將從610隻提升至1000隻,工程費預估約9.6億元,屆時動保處也會搬遷進駐辦公。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