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礦山層層網絡 瑞芳黃金博物館探索礦脈模型

新北市黃金博物館展示礦脈模型,呈現金瓜石地下金銅礦脈迷宮,讓遊客透視金瓜石地表下神秘的金銅礦網絡,讓遊客驚嘆不已,到黃金博物館認識礦脈,就成為認識金瓜石「亞洲金都」祕密的途徑。
金瓜石產金曾為東亞之冠,是歷史上知名的金礦山,金礦山的傳奇,跟蘊藏在礦山底下的金礦脈密不可分。目前在金瓜石留下總長約600多公里的本山坑道,便是依著南北向延伸礦脈挖掘,各式大大小小的水平坑道與垂直豎井縱橫交織,在金瓜石的地底下形成了巨大的迷宮。
黃金博物館館長謝文祥表示,金瓜石礦山有本山、長仁、粗石山、草山等礦脈,其中本山礦脈便出產了金瓜石九成的金礦。為讓民眾理解在礦山地表下,金礦脈與採集坑道之間的關係,黃金博物館彙整《臺灣金屬經濟礦物》書中的圖資,以金瓜石含金最多的本山礦脈為本,等比例設計出透明壓克力礦脈模型,放置在大地館三樓展示。
對於愛好地質的大小朋友來說,這座模型雖然不大,卻標誌了各式各樣的金礦密碼,一目瞭然透視礦山地底下的坑道與礦體分布,相當精緻而有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