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分享公民參與 挨批為選總統

台北市長柯文哲i-Voting倒數,昨辦「為公民參與作體驗、打造我們民主DNA」分享會,柯說,8年前他到市府時的政治價值「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就是從i-Voting、參與式預算到公民參與。不過多名議員批,曾發生i-Voting投票結果不採用,現在又把公民參與當政績,柯文哲根本是自己要選總統,卸任前不斷辦畢業展。
柯文哲說,「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落實每一項,一路走來相當辛苦。當時對議員索資,完全不設限,非常不習慣,但改革還是要從內部改革。例如新竹12億球場,若市府不提供資料,議會怎麼吵都沒用,對於開放政府、公開透明,他自認問心無愧,沒有拿錢,一切公開透明。
柯文哲說,另外,政府在大工程時,從來沒有編列預算把社會溝通放到流程中,但社會溝通是要付出時間和金錢的、不能省,而且一定要在所有工程都還沒做之前就要先溝通。
議員簡舒培批評,柯文哲宣揚政績辦分享會,但市府i-Voting成功幾件?公民參與當政績,根本是在欺負市民健忘,尤其主題「打造我們的民主DNA」,最不尊重民主的不就是柯文哲,還好意思將民主拿來掛嘴上?
議員許淑華也批,分享會只是柯文哲為了要選2024年總統,卸任前不斷辦畢業展,城市博覽會之後的再一樁。
議員苗博雅說,柯文哲推動參與式預算,議題設定權都還是掌握在市府手裡,「當市府要採用,投票結果就採用民意,不採用就說沒可行性,拍板權都還在柯文哲手上」,尤其柯剛上任說要首長i-Voting,如今安在?
北市府回應,這場活動是要分享這幾年成果,北市府的公民參與結果會是市府決策參考,但重點是在參與過程、還有公民養成訓練,不應以結果論。
市府指出,至於部分公民參與i-Voting票選,如公館徒步區投票結果不被採用,是因i-Voting還是要後續評估可行性,i-Voting的重點在於民眾參與、公民養成教育訓練,重點應該是看提案、宣導、到投票等公民參與過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