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改善排水有成 塭仔圳居民不再當水行俠
新北新泰塭仔圳重劃區地勢低窪,以前常因瞬間雨勢太大宣洩不及淹水,在中心點的輔大中美堂周邊積水,被學生戲稱「中美湖」。市府推動重劃改善工程,不讓在地居民再當「水行俠」。
地政局表示,塭仔圳居民長久以來都被淹水所苦,輔遷過程中聽在地老居民「講古」,不少人提及工廠住家淹水猶如家常便飯,還有人回憶小時候颱風來襲淹大水,學校停課小孩樂翻天,但家裡養的鴨子卻都游走了。
重劃工程推動至今,地政局已施作多處主要計畫道路下方排水工程,且一併疏通區內原有灌溉水路及溝渠,並對新北大道與各主要路口過路箱涵逐一清淤,要一次解決問題。工地共施做18座臨時滯洪沉砂池,約等同17.5座標準泳池容水量,每逢雨後再以抽水機抽乾備用;主幹道旁挖臨時排水道,將雨水導入滯洪沉砂池或往貴子坑溪、中港大排排出,今年汛期確改善淹水問題。
地政局表示,未來重劃工程會在道路下方廣設排水箱涵,總長度超過28公里,並設置9座滯洪公園,兼顧休閒遊憩、生態景觀及保水防災等多重功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