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綠色循環經濟中心動工 未來廢棄蔬果可做寵物飼料

新北果菜市場是蔬果批發重鎮,每天產生不少廢棄蔬果,有民間業者今在板橋果菜市場對面開工打造「板橋綠色循環經濟中心」,明年3月完工後,每天可以機械方式處理40噸廢棄蔬果,除減少環境汙染外,還能再生成寵物飼料,在拚經濟之餘也能兼顧環保。
新北果菜市場長期供應在地民眾採買需求,先前在北農疫情時也支援台北相關蔬果需求,大量進貨下每月會產生80噸廢棄蔬果,處理費用可觀,而其中不少拿去做堆肥,但儲存發酵等造成環境汙染及髒亂,果菜市場儲存槽內更會飄散惡臭。
新北有民間業者打造「板橋綠色循環經濟中心」,將廢棄蔬果處理後轉作為生產動物飼料的原料,形成循環再生經濟,處理廠還結合寵物休憩園區與食農教育園地,寓教於樂。
黑水虻公司董事長徐立衡說明,果菜市場過去的廢棄蔬果都要交由民間清運公司處理,並轉做堆肥料,但儲存及發酵過程將造成環境惡臭;現在中心除地利之便可方便對面果菜公司直送處理外,廢棄果菜進場第一件事情就是送進密閉機器中脫水及烘乾來防止發臭,接著就是製粉,當天就能處理完畢,每天處理量可達40噸,並產出3噸產品。
徐立衡指出,製粉後可拿來作為寵物飼料的原料,甚至是雞豬牛羊等經濟動物的飼料原料,如此除能減少依賴國外進口原料,也做環保打造循環經濟,另外因為寵物飼料利潤較高,可以給果菜公司更低價的處理價格,共創雙贏。
徐立衡強調,市中心產生的廢棄蔬果較多,因此特別選在市中心的環保用地建置,耗資1.1億元打造,在防止噪音及汙水處理上也都符合標準,並從人行道退縮五米,打造休憩及教育空間,不會讓人覺得是嫌惡設施。未來有機會也可跨域處理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甚至是量販業者的廢棄蔬果。
新北果菜市場表示,隨著新北發展,蔬果量也大增,目前每月帶來80噸的廢棄量,而隨民間處理費因人力及物價上漲,未來整體處理費都恐將逐年攀升,但該中心能以更環保方式處理廢棄蔬果,價格也更加便宜,能比原有處理方式減少一至兩成,還可減少整體環境汙染及惡臭。
新北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果菜公司每天銷售不少蔬果,過程產生很多廢棄果菜,這是環保重大議題,黑水虻公司採用機械處理方式,將分類後的蔬果依照不同類型做加工處理,成為高級飼料前端來源,處理廢棄物之餘也創造新產物,是SDGs中「零碳」的重要一環。
「板橋綠色循環經濟中心」,占地250坪、建地198坪, 今天開工後預計明年3月落成,屆時待使用執照及相關登記完成後即可開始營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