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設濱海匝道 地方憂安全

淡水每日通勤車流多,加上假日觀光人潮,經常塞車,預計透過興建淡北道路及淡江大橋,打通淡水區的任督二脈。淡江大橋力拚2024年完工,公路總局規畫在淡水端設置濱海匝道,引導大貨車駛入中正路,但匝道位置就在淡海輕軌漁人碼頭站旁,有民眾擔心,大車屆時仍會與行人爭道,議員認為市府要趕快做配套措施,交通局表示,再要求路權單位改善。
淡水區人口持續成長,目前有18萬4192人,加上內政部營建署正規畫淡海新市鎮都市計畫,完工後預估會再引入人流進駐。
淡江大橋銜接八里跟淡水之間,淡水端原本規畫建設高架橋跨越中正路及沙崙路,由於淡水區內多條道路禁止大貨車行駛,加上民眾反映會破壞景觀,公路總局開會後決議取消高架橋,規畫大車下橋後限制左轉,將建設濱海匝道,引導大車下橋後右轉中正路二段51巷,再左轉中正路行駛。
但漁人碼頭站就在濱海匝道旁邊,假日也不少觀光客會搭輕軌來遊玩,遊客李小姐表示,漁人碼頭站旁的道路寬度不大,車多容易塞車,若往後開放大車出入,屆時人車爭道,也會有安全疑慮。民眾陳先生表示,平常他搭輕軌通勤,若遇到大車搶快,可能因煞車不住,撞進去輕軌站。
新北市議員鄭宇恩指出,過去她曾提醒過捷運局,建設輕軌後平面道路線道變少,一定會讓沙崙、油車口一帶塞車,淡海輕軌藍海線二期總長3.32公里,有專用道跟共用車道,用路人不熟只要遲疑,車流就會壅塞,大車是否走淡水端還待評估,但市府要趕快做交通配套措施,是現在最需要的。
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濱海匝道是原本的計畫,但是路況不好,大貨車真要進出也須管制,據統計尖峰時段每小時大貨車約150輛經過淡江大橋,匝道要銜接中正路二段51巷,但該路段沒有完整的寬度、大車轉彎半徑,公路總局提出時,市府也覺得有問題,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調整,會再要求路權單位改善,保證用路人安全性。另外,若要辦活動,也會管制大貨車不可行駛淡江大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