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家暴5年增3成 受害男增5成

根據北市府統計,台北市近5年家庭暴力總案件數增加近3成,其中男性受害人數也增5成。不過因家暴兩造需填寫「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此評估表使用11年來,僅限女性使用,男性受害者恐成黑數,導致高危險個案男性占比偏低。社會局回應,中央今年將研發2.0版,可不限性別施測,預計明年元旦起適用。
根據社會局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資料顯示,台北市近5年,通報家庭暴力總案件數增加2成8,2017至去年,男性被害人分別有4080、4619、5191、5969及6133件;女性則為9064、9515、10713、11020、及10990件。其中男性被害人占比自30.5%提升至35.8%。
議員汪志冰質疑,男性因社會框架及面子問題,若受家暴心理壓力大,先前網紅「台南Josh」遭前妻家暴最後離婚、並勇敢透過社群媒體告知如何解決。社會局2016年成立「城男舊事心驛站」提供男性專屬家暴諮詢中心,服務人數連年成長,平均每年1120人。
汪志冰說,近半家暴常發生在親密關係,通報後受害者需填寫台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TIPVDA),但該評估都以受害女性角度為主,根本不適用男性。
社會局長周榆修表示,針對「親密關係女性被害人」的危險評估工具,目前多利用衛福部頒訂的TIPVDA量表,不過該量表僅針對親密關係女性被害人使用,北市府過去2年已積極與中央研議,中央今年也研發2.0版,將可不限性別及18歲以上成人皆可施測,預計明年1月1日起全國適用。
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主任陳淑娟表示,北市府自2014年起,引用中正大學教師林明傑所研訂評估量表,統計2017年至今年7月,共評估列管2729件高危機案件,其中男性210件、女性2519件。透過列管後介入輔導,高危機件數也自522件降至近年466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