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辨識情緒涉個資、違反程序 北市仍執行計畫挨轟

北市欲做「1999心聲分析規劃專案」,將1999陳情民眾語音轉為文字並辨認情緒,被質疑違反個資法。議員吳沛憶今表示,先前要求暫停專案並送資料治理委員會檢視,卻在沒開會的情況下做出「無違法」決議,直接放行研考會繼續執行專案,違反市府自訂的行政規則,批評柯文哲資料治理「根本是打假球」。
北市資訊局則回應,依資料治理委員會大會授權由各工作小組開會決議,該案經個資保護工作小組審議,並未明顯違反個資法,後續逕送委員會備查。針對議會建議意見,北市府也將研討修正資料治理委員會設置要點,以杜絕爭議,並完備法制程序。
吳沛憶表示,北市府宣稱該案已由資料治理委員會討論。然而資料治理委員會在今年3月14日召開第6次會議後,就無其他會議,該案根本沒有進入過資料治理委員會的「委員會」,僅在5月12日的「個資保護組工作小組」中被討論。
吳沛憶解釋,「台北市政府資料治理委員會設置要點」中規範2種會議,一種是委員會,另一種是工作小組會議。委員會的規模與位階均大於工作小組,同時明確規定「各工作小組會議決議事項,經本會會議審議通過後,以本府名義送請各相關機關辦理」,該案卻從未經委員會審議,就在5月26日以市府名義發函給研考會與資訊局,明確違反法規。
吳沛憶指出,雖北市府說資料治理委員會第5次大會曾通過決議,授權業務單純的情況下,工作小組可直接發函給局處辦理,但依照會議紀錄根本看不出決議內容。
吳沛憶說,聲紋是生物特徵資料,事關重大,不符合業務單純的條件,而「設置要點」是行政規則,委員會是依照要點設立的任務編組,委員會的決議不應有高於行政規則的效力。
吳沛憶認為,北市府在違反行政規則的情況下,直接由工作小組進行處理,根本是趕著要放行,也顯示北市府的資料治理漏洞百出,連自己訂的要點都無法遵守,資料治理委員會根本就是放水打假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