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人權園區「改造」景觀 民團批破壞氛圍

景美人權園區景觀工程傳出歷史建築及景觀遭破壞,時力立委陳椒華及民間團體昨會勘。人權博物館回應,是在不影響當年時空氛圍,基於安全考量做取捨,一切合法。民間團體則批,園區改造後氛圍有違真實歷史,過程不完備,不應以法律合理化破壞文化資產。
新北新店景美人權園區近來積極「改造」園區景觀,民間團體卻認為應該是「修復」,不宜過度改造,雙方認知不同,現場多次激烈爭辯。
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會長吳建東、暗坑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吳柏瑋等說,包括過去政治受難者種的樹都被砍掉,舊有道路鋪面也更新,當年的路緣石裝設也被換上鋼筋工法,和平鴿水池及汪希苓軟禁區前庭更被大幅度改造,已不符合當年情況,施工也未依程序辦理。
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成員蔡寬裕曾入獄13年。他表示,轉型為人權園區時就去做導覽志工,園區改造後有點「過於明亮」,感覺較難呈現關押政治犯的氛圍。
人權博物館館方表示,相關工程都送審議過,並由新北文化局核定。園區路面管線有些已損壞,地面也龜裂或太滑,參觀易有危險,才施工處理。新北文化局則表示,有意見都可提出,新修復再利用計畫會再召開說明會。
館方表示,會再將有爭議的路緣石等納入修復計畫再利用,其餘有爭議的內容也一併補充說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