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憂芝山國小設日照中心 赴市府抗議批「為設而設」

為推動「一學區一日照」,台北市社會局在108年選定芝山國小設立首間小學內日照中心,但是芝山國小家長會憂配套不足,社會局卻將在明日簽下行政契約。芝山國小家長今前往北市府抗議,要求應設置專法,更批評公有政策不能只求在市長任期完成,忽略學生權益。社會局表示,布建社會福利設施及市有餘裕空間活化皆按照程序進行。
芝山國小家長會尚未同意在校園內設置日照中心,於今早邀集多名家長赴台北市政府舉白布條抗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鄭文惠也出面代表接下陳情書。
芝山國小家長會長李宜純表示,芝山國小於108年接受社會局、教育局請托設立日照中心,但是期間未通知家長和老師,直到去年4月28日才向全校公告,由於未盡討論,目前全校有83%家長反對設置、93%教師反對。
李宜純質疑配套問題,她說,曾向社會局詢問老人和小孩受傷或危及生命的時候要怎麼處理,社會局只說一切交由廠商處理;既然芝山是全台北市第一間日照中心,全校700多位學生、100多位老師的權益也應該重視,不應該只是公有政策需要在市長任期完成。
李宜純表示,目前社會局規劃的收拖對象一變再變,未來可能增加50歲的失智症收托,長者若有失智狀況,身心變化大,難以保證不會傷害學童,後續隱憂難道只能校方自行承擔。
李宜純表示,此行抗議訴求希望暫緩簽行政契約,既然要進駐日照,就需要得到家長、校方與社會局三方達成共識,如今該辦理的公聽會也沒有,社會局就來函,明天要強制執行簽訂行政契約,因此請求行政契約可以暫緩,希望能有兒童福利聯盟、長照福利機構等相關專業的先設置專法,待有共識再簽行政契約。
社會局表示,布建社會福利設施及市有餘裕空間活化皆按照程序進行,有既定的審核流程與前置規畫。
社會局指出,因應少子化,校園內餘裕空間活化皆是活化低度及未使用的教室空間為優先。校園屬於社區公共財,如何讓校園的空間發揮扶老攜幼、共融共好的最大效益。目前全台已有多處於校園內設置日照中心,芝山國小設置日照中心並非全國首例。
另外,社會局表示,芝山國小家長會建議日照中心設置於校園內其他空間,至於家長會建議方案的原場地已有特教班使用,且日照空間大小也不符合日照規劃需求,市府盼設置方案避免影響到校園內特教班學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