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信義區戰俘墓碑遭竊盜 文史工作者促盡速調查

北市信義區有民眾發現二戰末期的外國人戰俘之墓,但該道路卻要進行興建工程,民眾擔心墓碑會遭施工機具粉碎,盼提報文資價值審議,不料民眾昨日又發現這些戰俘墓碑遭竊,氣得要求市府正視並尋回古碑。由於事關新工處、殯葬處及文化局,議員批評市府不該互踢皮球,應儘速做出調查。
臉書粉專「台灣古墓偵探社」指出,有民眾在台北信義區沿山地帶發現二戰末期的外國人戰俘的墓碑,由於福德街137巷8弄至89巷將進行道路興建工程,民眾擔心有遷塚問題,也擔心墓碑會遭施工機具粉碎,不樂見讓埋骨異鄉的英勇戰士死後不得安寧。
該臉書粉專質疑,這工程案在開發之前從未做過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就連台北市殯葬處所做的遷葬清冊竟也獨漏戰俘墓,該遷葬區域附近還散落著數座同樣的戰俘墓,或廢棄的戰俘墓碑,恐是台灣二戰期間重要的見證。不料昨日下午竟發現這些戰俘墓碑不翼而飛,因此呼籲市府應緝拿宵小歸案,尋回古碑。
議員許家蓓表示,依照文資法第15條規定,新工處必須請文化局針對工程範圍內的構造物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但以此案情況,新工處會等殯葬處辦理遷葬後才會開始施工,也因為此墓亡者不詳,無法通知後代協助遷葬,就可能會由殯葬處將此墓安置到別的地方。許家蓓議員表示,遷葬後潛在文資都遷走了,才做文資價值評估豈不慢一步。
許家蓓指出,若因為這樣的分工導致影響文資價值判定,新工處、殯葬處及文化局都難辭其咎。文資被誤拆的憾事層出不窮,市府各單位不該消極面對或互踢皮球,必須儘速針對工區進行文化資產調查與評估。
北市文化局表示,4月11日將找文資委員至現場勘查,已通知殯葬處應先行暫緩墳墓搬遷作業,並通知新工處立刻檢查工區現場墓碑狀況。
文化局表示,墓碑遭竊會通知警察局處理,墓碑數量只能就現場狀況進行判斷,若追討不回只能以現場還有留存的墓碑來做文資價值判斷,但仍會將之前民眾提出的資料一併交給文資委員,不過目前尚無此類戰俘墓相關的文化資產。
文史工作者蕭文杰表示,由於水泥可以製作碉堡,二戰越發後期水泥資源越珍貴,不太可能做戰俘墓碑,恰逢這幾個軍人是戰爭結束時過世,隨著日本戰敗,本來的戰俘也瞬間變成戰勝國身分,因此用水泥做的墓碑非常珍貴,且具有文資價值,盼文化局進行文資價值審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