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館2場沙龍式論壇 響應婦女節拓展女力視野

為響應38婦女節,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攜手紅坊文教藝術協會特別舉辦「改變『氣』『氛』!性平今日、永續明日」沙龍式論壇,邀請各領域表現傑出的女性代表與談,從全球性的女力視野分享面對世界變化該具備的軟實力,以及女性在職場面對的挑戰等。
婦女節沙龍式論壇昨於宗博館宇創廳舉辦,開場由神聖的「向女神致敬」(Opening - Devi Pooja)特有的印度文化儀式,為全體參加者祈福,也為全球女性祝福。
第一場子題「面對世界的變化,我們要具備什麼樣的軟實力」,由月亮屋創辦人李安妮(An-ny Lee)、台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通識教育組戴可馨博士(Dr. Malabika Das)、IBC國際佛教聯邦共同主席張玉玲博士(Christie Chang)與談,三人從女性自覺、身心靈整合、宗教等不同領域,各自分享培養軟實力的最佳方式,及如何自然而然的達到性別平等。
第二場子題「改變職場的敘事方式」,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訪問學人胡莎娜(Sana Hashmi)、台中市食農教育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呂木蘭(Lu Mu Lan)、全球智慧城市聯盟副秘書長陳佳惠(Anita Chen)、來自巴基斯坦的台灣大學化學系博士生思依達(Syeda Zehra),分別在公共政策、永續農業、智慧城市發展、寶特瓶回收再生等領域有獨到想法。
呂木蘭分享推動循環農業的經驗,積極與相同理念的單位合作,並找外援,凝聚共識。思依達則以生長在伊斯蘭教家庭的背景交流,她認為在以男性較多的職場上,自信、堅強、冷靜和沈著特別重要,即使工作氣氛尷尬,也絕不妥協,不允許任何人接管她的工作,更不會以「我是女人,我做不到」為推託藉口。
宗博館長馬幼娟提到,宗博館創辦人心道法師近來主張「靈性即生態,生態即靈性」理念,日前公開呼籲「為生態我們必須止戰」,期勉不在衝突裡找和平,而是從分享中找和平。
馬幼娟表示,曾有人問到宗博館作為藝術文化場館該如何落實人道關懷?她回答,宗博館是在事件發生的前端,防患於未然,促進人們之間的對話、讓彼此理解,從止戰解決問題,這也是宗博館存在的價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