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大樓外牆磁磚剝落檢測申報 王鴻薇:僅完成3.35%

北市近日氣溫變化大,加上地震頻傳,導致磁磚剝落,恐砸傷路人。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指出,目前為止台北市外牆檢測,去年應申報數量是4596棟,但完成數只有154棟,北市僅3.35%完成申報。對此,建管處表示,今年1月會起優先推動公有建築物外牆申報,也會在今年7月,以分期分類,推動私有建築物外牆申報。
王鴻薇發現,台北市外牆檢測,去年應申報數量是4596棟,但完成數只有154棟,另外,市府所屬的建物,應申報26棟,也只有2棟完成,檢測比率相當糟糕,這對於路上行人安危,是很大隱憂。
王鴻薇說,前年2月北市府就公布台北市建築物外牆安全診斷檢查及申報辦法檢查及申報辦法,樓高11層樓以上的建物,若屋齡達15年須每6年檢測申報一次,若屋齡達30年以上則每3年須檢測申報一次。
王鴻薇統計,建築物外牆安全診斷檢查及申報辦法檢查及申報辦法,需要在今年12月31日前全數完成,但光是前年就統計有4939棟達申報資格,過了一年多,還是只有3.35%完成,效率不及格。
王鴻薇指出,前年市府提出政策就有疏失,時間要趕在當年底完成,價格又不明確,讓檢測單位漫天喊價,之後才放寬時間到今年年底,但放寬時間,結果市府自己也做不到,這些具有潛在危險疑慮的建築物,難不成市府要放著他們繼續五年十年嗎?市府應該出面說明,安撫民心,這進度效率恐怕要花數十年才能完成,市民能安心嗎?
對此,建管處表示,台北市建築物外牆安全診斷檢查及申報辦法於前年2月9日發布實施以來,因考量政策執行需告知民眾,且經統計轄內達15年及30年以上建築物數量較大,恐造成行政資源量能不足,才將原訂申報制度實施時間順延,依循「由公而私、公安優先」原則推動申報並採分類分期方式實施申報。
建管處說,具有潛在危險疑慮的建築物,去年7月先推動申報,且自今年1月起,優先推動公有建築物外牆申報,今年7月再以分期分類,推動私有建築物外牆申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