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內湖民權大橋改建 憂交通更黑暗

北市內湖交通命脈民權大橋橋齡已逾39年,橋面出現下陷,新工處斥資15億多著手改建,預計2025年6月完工。不過有議員擔心,動工期間因須繞道而行,除了有安全疑慮外,恐讓原就屬於交通黑暗區的內湖雪上加霜;新工處說,施工期間會維持車道數量,不過需要多轉個彎才能上橋,期間會派員指揮交通。
民權大橋跨越基隆河,橋長約1185公尺,橋寬約26.5公尺,1982年完工通車,為內湖往來北市中心的重要聯外道路,尖峰時段每小時平均車流量最高達4500輛次。
新工處說,因預力混凝土受到載重增加、混凝土乾縮潛變及預力鋼鍵鬆弛等因素影響於外懸鉸接觸產生懸垂沉陷,近年偶有駕駛經民權大橋駛出松山區後有感受上下震動,影響行車舒適及安全,將採取增強橋梁體質替換上部結構方式改善現況。
副市長彭振聲昨出席動土典禮說,車子經過時橋身震動大,雖然結構沒問題,但後續國內外發生幾次斷橋事故,決定改建。
議員李明賢說,該工程是改善結構安全,並非拓寬,完工後對交通沒有太多幫助,雖然曾提出建置匝道通往提頂大道疏解車潮,但交通局評估可行性不高。目前內科工作人數16萬人,有10萬人開車、騎車上下班,興建港墘橋、東環線刻不容緩,才能有效解決內湖交通問題。
李明賢也憂心,上下民權大橋車速偏快,施工後需要轉幾個彎上橋,會有安全疑慮,而工程車輛的進出也可能會造成車輛更堵塞,未來交管一定要做好,也能加上路標指引,讓交通順暢。
新工處表示,會先在基隆河下游側建造6線車道便橋,建完一條便道就拆一條橋面,維持線道數量,上橋動線也會變更,原本能從民權東路六段直接上橋,施工後必須「多轉幾個彎」方能上橋,期間派員疏導車流,降低內湖的交通衝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