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北市萬和1號公園開蓋成生態棲地 景尾溪舊河道重見天日

北市府進行萬和1號公園再造工程,於今日舉辦成果發表會,市長柯文哲還特地前往現場與地方民眾共同見證「萬和1號公園」重生,期許地方建設能兼顧地方需求與歷史文化傳承。
萬和1號公園過去曾是景美溪東支流(景尾溪舊河道)一部分,歷經眷村遷徙及堤防興建,支流埋入地下箱涵中。工務局表示,透過在地社群探索追朔、機關間溝通協調,於2017年開啟公園東北側地下箱涵頂蓋,重現景美溪東支流歷史軌跡,2020年以生態棲地及傳承地方歷史文化為改造主軸,進行景觀改善工程。
北市公園處長黃淑如表示,萬和1號公園在河道復舊、永續環境塑造、人本空間的原則下,結合地景藝術打造隆盛橋壁面意象,以生態水道詮釋景美溪東支流,透過植物群落的自然過程過濾雨排水,讓水循環被閱讀、被理解並重新融入生活。
柯文哲指出,過去的都市水系以快速排流為目標,多被封鎖於都市化的水泥結構中,而一個健康城市的地景應是看的見活的河川與水岸生活的日常交織。萬和1號公園的開蓋,結合河溪生態與民眾休憩交流空間,是人與自然和諧、城市與自然平衡、社會與生態良性循環永續城市的最好證明。
水利處長陳郭正說,在多次與公園處研商後,為克服既有水源不足,水利處於溪州2號疏散門旁將蟾蜍山自然降雨的水源導入公園儲水囊,利用雨水提供生態水道中水源,塑造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
當地萬和里里長吳祚榮表示,透過工作坊及說明會等方式,居民與公園處意見交流,在公園內設置了與萬福國小師生共同創作,具文山區歷史脈絡的故事燈及鑲著生態願景陶板的隆盛橋意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