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柯文哲擬找壽險業蓋社宅 議員:投報最低須2% 給公地賺錢?

台北市長柯文哲拋出社宅BOT,擬找銀行業、保險業民建民營社宅可行性。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質疑,柯擬找壽險業蓋社宅,但金管會規定壽險業投資,必須有最低2%投報率的要求、且2年要有收益,議員質疑,難不成市府引進壽險業資金民間民營社宅,「市府出公地,讓壽險業做賺錢生意?還要叫社宅,這合理?」北市財政局長陳家蓁回應,目前僅是拜訪業界,了解可行性。
柯文哲日前出席居住正義2.0系列論壇,提到社宅若蓋下去恐債留子孫,要先「停看聽」,研擬利用現行保險業可以投入10%資金到公共設施的規定,來蓋社會住宅。苗博雅質疑,「柯文哲真的很天真,也根本沒有金融常識,壽險業可以投資40年、50年賠錢的社宅?」陳家蓁回應,也有可能透過投資其他附屬設施,甚至除壽險業,也會找金融、金控業了解業者想法。
陳家蓁表示,市長柯文哲今年7月一次晨會中,就有提出這樣想法,都發局先前已拜訪過建商,柯市長認為,保險業、金融業也可以了解看看業者想法,柯認為,社宅規畫要多元,是否可能透過BOT或設定地上權,引進民間投資營運社宅。
另外,議員林亮君也說,社宅應該是非營利機構,北市府應該要先搞清楚社宅的定位,陳家蓁表示,市長先前出訪荷蘭,因荷蘭有金融業投資的前例,所以要求局處先去了解可行性。
林亮君表示,荷蘭社宅發展時間久,的確有來自半民間的建造基金,但社宅應具福利性質,不單單僅是要民間去做,不應該山也BOT,海也BOT,局處應該給柯市長比較專業的建議。陳家蓁表示,社宅若要民間經營,也需要一些附屬設施,另外對業者來說,除了經營這一塊,還是會有一些企業的社會責任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