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建物防空避難室 北市研議開放民間臨時使用

台北市政府為了活化北市建築物附建的「防空避難室」,提出為期3年的試辦計畫,開放公有建築物的防空避難室作為公益性臨時使用,但汪志冰議員發現,從107年上路至今,無人申請,她批評建管處不只沒宣傳,也沒掌握及公布可開放防空避難室地點,以致申請案掛零。對此,建管處表示,將研議是否開放給民間團體申請。
依照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規定,公用建築及6樓以上非公用建築必須設置防空避難室於戰時供民眾躲避空襲,統計至109年11月,北市公用及非公用建築有防空避難室,合計2萬7400餘處,約可容納2115萬人。
汪志冰表示,現在市府機關、學校等公用建築防空避難室,現無急迫需求,為免遭到閒置,北市府107年通過為期3年的公有建築物防空避難設備申請公益性臨時使用暫行管理要點,開放公用機關避難室作為政令宣導、文化及社會教育活動及都市更新事務推動等公益性使用,一次為期1年。
汪志冰說,這試辦計畫立意良善,但執行起來卻是毫無章法。她調閱資料發現,台北市公有建築物防空避難設備申請公益性臨時使用暫行管理要點,原定110年失效,因執行成效不彰,因此在108年延長發布效力至111年,但是截至目前為止,沒有接到任何申請案件。
汪志冰說,建管處是主管機關,但沒有造冊統計,也沒公布上網,有需求的單位也無從得知何處可以申請及使用,建管處態度消極,非有心要活化防空避難室,只是流於形式的政策。
對此,建管處主祕洪德豪說,目前台北市建築物所設防空避難設備,數量已超乎法定需求,很多都當停車空間使用,也允許申請做臨時使用,但限公家機關。
洪德豪表示,都發局將在1月19日與警察局丶消防局開會研商,盤點本市公有及大型建築物之防空避難設備,研議將供過於求的防空避難設備,開放給一般民間機構申請臨時使用,活化管理方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