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十四張區段徵收文資恐拆遷 文史工作者籲原地保留

新北市新店十四張地區,是台灣早年開墾地區,但隨著捷運環狀線開發,配合機廠興建及周邊道路、住宅區、商業區等規畫,新北市推動「新店十四張B單元區段徵收案」,許多珍貴文資卻恐犧牲。經地方陳情,市府決議於安坑輕軌K9站旁畫設公園保留珍貴樹木及樟樹群,並異地重組明記堂古厝門樓,部分保留既有大坪林圳系統。但文史工作者認為,文史資產一旦遷移,就喪失了原本風貌,應原地保留。
十四張地區約位於現今新店區中央、中山、和平等里,是新店最早開發的區域,形成街市,古稱「店仔街」。18世紀末期,劉氏家族率先來此開墾,留存許多百年古厝,另也有林氏、陳氏及連氏等家族祖厝,以及上百年歷史的大坪林圳及過水橋,還有珍貴樹木及樟樹群。
城鄉局指出,位於環狀線十四張站周邊的「新店十四張B單元都市計畫」全區約34.47公頃,去年7月24日辦理再公開展覽,為配合民眾意見,保留地方文史,將於安坑輕軌K9站旁畫設1處公園,保留珍貴樹木及樟樹群,另也調整機關用地位置,原地保留公告珍貴樹木之茄苳樹。
城鄉局說明,由於明記堂古厝門樓與其它劉氏古厝放在一起才更顯意義,將優先異地重組至央北的傳統建築群聚園區,交由文化局評估,預計下周會勘,另文史團體建議保留的水圳及過水橋,分別位於捷運機廠北側及南側的商業區、住宅區及道路預定地,將盡量保留原有意象,整合至附近公兼汙用地。
文史工作者施其陽表示,大坪林圳遺留的過水橋存在時間超過百年,雖有向文化局提報古蹟,但目前仍無結論,劉家古厝及門樓雖也曾提報歷史建築,但因古厝主體年久失修,不被受理,經文史團體及梁剛銘老師努力整理資料說服公部門,才保留住門樓。
施其陽說,歷史文資一旦拆遷,就喪失了原有風貌,希望保存在原地,結合地方發展,規畫公園或紀念園區,才可以保留最原始的歷史樣貌。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