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拒收水肥…新北屎滿為患 北巿:雙北已開會3次溝通

新北、桃園今年4月起出現「爆屎」危機,指因北市迪化汙水處理廠禁收外地水肥所導致,北市衛工處強調,迪化汙水廠早在2010年起就禁收外地水肥,今年初發現水質不合格率達9成,加上民眾抗議惡臭味,4月時將疑似違規投入水肥業者名單移轉北市環保局進行查處。目前雙北已有初步共識,除了北市將加強水質稽查外,新北也將自設2個水肥投入站。
衛工處副處長程培嘉指出,新北於2016年底關閉2個水肥投入站後,北市今年初進行水質檢測數據時發現,水肥水質超過法規容許限值,其不合格率高達9成,其項目多為「動物性油脂」、「鐵(溶解性)」等非水肥物質。
程培嘉表示,不合格的「動物性油脂」也就是油漬,多為餐廳排放的廢油,應由焚化廠或合格機構處理,但違法業者卻投入汙水廠,導致汙水廠水管堵塞、影響汙水處理效能、除臭系統無法負荷,導致異味飄散影響地方居民生活環境。
針對新北、桃園爆發「屎滿為患」危機,程培嘉表示,雙北副市長今年下半年進行溝通,北市衛工處及新北環保局成立「雙北水肥合作專案小組」 ,並在6月5日、8月7日、10月15日開了3次會議,目前已有初步共識,新北將自設2個水肥投入站,預計明年3月完工、5月1日啟用。
為管制水肥水質及配合北市環保局水質稽查作業,今年8月17日起僅開放平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可進入投肥,整體投肥量已顯著減少、水質不合格率下降約5成,異味影響也大幅減少。此外,迪化汙水廠除既有除臭系統,更增設二氧化氯除臭設備,並善用出入口快速鐵捲門,縮短出入口開啟時間,避免異味散逸。
程培嘉說,雙北後續也會持續合作,北市端加強水肥水質稽查,若發現水質不符合水肥站管理標準,會將疑似違規業者名單移轉給雙北環保局去查處;雙北環保局也會向水肥業者多家宣導,勿將非水肥物質如餐廳、工業區廢油投入廠區。
北市環保局副局長盧世昌表示,按照「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許可管理辦法」規定,運送水肥業者由環保局負責管理,其業者也須與環保局取得執照才可運送水肥投入汙水處理廠,違規運送水肥業者則依照法規第41條,處6000元以上、30000以下罰鍰。過去已開了幾10張罰單,有業者現場查核遭重罰,甚至撤照。
另外,北市於今年8月也完成水肥投入站生物除臭酵素系統及塑膠簾新設工程,加強異味防治;北市環保局今年3月起也會不定期至廠區查看有無違規情況,目前迪化汙水廠每日定期巡查廠區異味6次以上,並成立24小時接聽民眾反應異味專線,確保汙水處理廠周邊空氣品質。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