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托幼公共化慢 台北人不敢生

台北市新生兒人數逐年直線下滑。台北市議員批評,柯市府孕婦友善政策落後其他縣市;托嬰、托幼公共化進度也慢,加上市府的公有設施不夠友善,都是台北市民不想生、不敢生的原因。
育有一子的新手媽媽駱小姐說,之所以年輕人不想生或只生1個,主因還是養育問題,目前公共托兒園數太少,許多新手爸媽只要想到夫妻倆上班,孩子往哪放就很頭痛。還有新手媽媽說,為了抽公托擠破頭,若抽不到,送私幼月費動輒2萬元以上,等同夫妻倆薪水去掉近半,怎敢再生一個。
議員張斯綱批評,台北市最近5年的新生兒人數共減少7519人,相較其他縣市,北市孕婦友善政策太落後,新北不僅在2013年推動「好孕專車」政策,預算編列也逐年提高,但反觀北市,今年生育獎勵金仍維持多年前的2萬元,其他縣市早已追上。
議員簡舒培也說,台北市生育補助沒有優於其他縣市,加上北市物價高,年輕人當然不敢生。另外,台北市的托育補助準公共化政策,也因規定僵化、嚴格,許多保母不想加入,導致北市準公共化保母數竟還下降。至於托育公共化政策也因無因地制宜,導致推動太慢。
除了補助、托育政策外,議員洪健益也質疑,台北捷運哺集乳室設施也不夠友善。台北捷運的捷運站哺集乳室設置率僅29.8%,北捷全線只有39處設置,設置率偏低,符合總樓地板規定及進出站總人次標準的忠孝敦化站及新埔站竟都沒有設置哺集乳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