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淡蘭古道中路完成 枋山坑古道最艱辛

跨越北北基宜的淡蘭古道北路前年完成,推出以來深獲登山客喜愛;去年完成中路,即將規畫開放;今年南路石碇往坪林路段預定年中完成,預定年底完成石碇往北路段,希望完整重現200年前的淡蘭山徑,讓早年石碇「小迪化街」等場景再現。
淡蘭古道為清代台北淡水廳到宜蘭噶瑪蘭廳的交通要道,1800至1900年間路陸續開闢,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和南路茶道,各有用途,後來因公路興起荒廢,近年重現成為北台灣百年見證,光淡蘭古道就囊括30多條步道,以往都未整合,但早已是登山客的最愛。
新北市府主導古道修繕,始終都希望以設置指標牌、原步道鋪面、崩塌地路面重現為主,盡量「復舊如舊」,減少人工設施,為不破壞原自然環境,施工器材都要人工搬運,耗時費工。
其中,中路枋山坑古道工程最艱辛,崩塌處是坡面碎石,地基不穩,施工緩慢,光搬料就花10多天,施工也要1周,比一般工程多出5倍工期。
而南路步道目前都在施工中,約完成一半,工程在坪林區段獵狸尖步道復舊石階,當地步道長期受雨水沖刷,需要將崩落的石頭撿回,重新擺放固定;下半年石碇深坑區段如外按古道、烏塗溪步道等多是既有步道,不破壞原有地貌環境,零星修繕及增加指標系統導覽即可。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