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莊傳家暴!45歲醉兒討錢不成 持菜刀砍傷媽媽

基隆死亡連署案今起訴前處長張淵翔、吳國勝等7人 8人緩起訴

Gogoro「騎多少付多少」0資費方案 降門檻不怕財務壓力?

柯文哲律師質疑勘驗硬碟破壞證據 翟本喬以專業曝手法:有人要讓法官背鍋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昨(5)日勘驗關鍵硬碟,但柯文哲的律師質疑法官破壞證據真實性,法庭氣氣顯得火爆、尷尬。對此,擁有紐約大學電腦科學系博士學位的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主任翟本喬,以自己的專業在臉書提出疑點,認為有人故意動手腳,讓法官背上「不小心」毀掉硬碟的黑鍋。

昨天的勘驗程序中,柯文哲的律師蕭奕弘主張以映像檔為調查方法,但檢方擔心未來辯方另會質疑映像檔是否出自原證物,受命法官許芳瑜請來資訊室人員協助,以原始證物為調查方法處理。不過勘驗後,蕭奕弘認為法官勘驗手法破壞證據同一性,已無法還原,證據鏈也已不在,而且影碟裡有31萬個檔案,這麼多文件內,柯文哲沒有看過工作簿檔,硬碟內資料也不能確定有無被修改。

翟本喬對此就在臉書表示,很多人以為只是在檔案上按右鍵看「內容」,是不會改變硬碟的,不會改變檔案的data(資料、數據),但是會改變metadata(元資料)。metadata是指檔案總管的檔案清單上方表頭按右鍵看到的這些檔案屬性欄位,還有一些沒顯示出來的,最重要的包括檔案建立時間最後修改時間最後存取時間,這三個欄位代表的是檔案先建立好,然後有修改,然後可能有讀取而不修改

翟本喬說metadata存在「資料夾」這個檔案裡,雖然檔案沒改沒錯,但檔案的metadata被讀了,所以資料夾的「最後存取時間」變了,於是硬碟內容被改了,硬碟的hash值(數位簽章)變了,因此就無法證明硬碟上其他資料沒有被改過了。翟本喬直言,「我是覺得檢察官先前可能有改過資料,但是這次故意讓法官背這個鍋」。

至於要怎麼改?翟本喬以大學作業電子檔為例,可以設定好電腦的時鐘再存檔,作業看起來就像是在期限前寫好的,而柯文哲硬碟裡有「小沈1500」的文字,翟本喬認為「某人可以輯編Excel檔,加一行1500進去,再用這個方法讓日期看起來是正確的」。

翟本喬酸動手腳的人沒辦法改metadata,「除非他像我一樣懂檔案系統」,而metadata可以證明檔案有被動過,所以安排讓法官「不小心」毀掉硬碟的證據鏈,這樣動手腳的人就可以假裝沒事了。他質疑硬碟是8月底搜走的,但映像檔好像是9月中才做的,這中間的證據鏈其實早就有問題了。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潘俊宏攝影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潘俊宏攝影

翟本喬 柯文哲

延伸閱讀

柯文哲的律師單挑法官執法破壞「證據鏈」 法庭氣氛尷尬火爆

北院勘驗「便當會」應曉薇怨被偷拍:會不會下次蔣萬安坐法庭?

京華城案檢控都委會20分鐘通過百億利益 柯文哲律師:決議合法

京華城案今勘驗柯文哲隨身碟 沈慶京「尿管都是血」緊急送醫

相關新聞

2年出國20次...蔡正元為「個人行程需求」欲變更報到時間 高院不准

前立委蔡正元涉利用中影股權交易,私吞阿波羅投資公司資產來付房貸、裝潢、競選立委廣告託播費等,並故意漏登會計項目,一審認定...

T台主播宮鬥...張靖玲破壞水晶球、倒髒水 調職她曠工解僱...訴訟連敗

台灣TVBS前主播張靖玲2022年5月間遭調專案組資深文字記者,後又被解僱,她提告請求回復主播原職,士林地方法院認為,張...

辜仲諒想換手機報到地點…法官「戴腳環最方便」 他回:實在不能看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等被控澄清湖大樓購地案,一審判7年8月徒刑,法院原裁定辜帶「個案手機」定期拍照報到,案件上...

扯鈴教練當共諜判10年半!郭書瑤弟替大陸發展組織法院判3年10月

扯鈴教練魯紀賢被對岸吸收為共諜,涉國安法發展組織等罪,台北地檢署起訴10名退、現役士官兵與民間人士,包括藝人郭書瑤胞弟郭...

他酒駕欠繳1萬8房子被法拍!結局神逆轉讓律師直呼:司法鬼故事

一名男子因累計1萬8千元的交通罰單拒絕繳納,最終導致名下唯一房產遭行政執行署查封並公開拍賣,卻在房屋拍定、過戶完成後,竟又出現「神展開」──行政執行署撤銷整起拍賣,甚至將女子合法取得的房產「收回」還給男子,事件震驚法律界,律師直呼「只能說見到鬼了」。

遠航董事長張綱維聲請1.2億元停押 「神秘成功女性」願助3千萬

遠東航空公司董事長張綱維被控掏空,獲利近36億元,一審被依證券交易法等判刑14年。上訴期間,因接連發生重刑犯逃亡事件,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