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7年 中龍鋼鐵廢棄物環評變更案 居民勝訴定讞
端午連假前夕,最高行政法院正式公告判決,中龍鋼鐵上訴駁回,更一審由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做成的居民勝訴判決獲得最高行政法院肯認,歷經7年的中龍鋼鐵廢棄物環評行政訴訟至此定讞。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呼籲,中龍鋼鐵作為台中第二大固定汙染源、台灣碳排放量第四大的公司,應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儘速重做環評,也呼籲台中市政府環保局應要求中龍鋼鐵儘速重做環評,且環評審查程序應積極落實,莫再重蹈覆轍。
環保署在2015年發現中龍鋼鐵2014年的廢棄物產量實際上為296萬6784噸,超過環評承諾的每年270萬9858噸過多,要求其提出環評變更申請。中龍鋼鐵申請時採用最容易通過的內容變更對照表,並且刻意將部分廢棄物更名為「資源物質」,規避相關法規監督。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在地居民因而提起行政救濟。
此案在2020年3月25日經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居民勝訴,但中龍鋼鐵公司不服判決,兩度上訴,2025年5月28日,最高行政法院判決上訴駁回,全案定讞。
本案原告、當時是靜宜大學尋根樹社長的江定鏞說,可能受到社團指導老師、已故人權工作者林淑雅的影響,當環權會的瀚樞跟他約在學校籃球場碰面討論這件案子,覺得義不容辭,就答應擔任原告至今已出社會好幾年。定鏞表示,非常感謝本案律師和環權會守護大肚山居民的生存空間和環境永續的努力。
爭好氣聯盟發起人許心欣表示,中龍鋼鐵當年廢棄物超量超出原環評量10%,本該進行環差或重作環評,但中龍卻便宜行事,用最簡便的變更內容對照表闖關,當年在環評會上指出問題,也有二位民間環評委員也這麼認為,但最後台中市環評會仍放水讓中龍過關。感謝環權會長期協助,對抗中龍的律師團。
她強調,正告台中市政府、台中市環保局以及環評委員,環評不要隨便亂審放水護航,她也呼籲中龍鋼鐵,依法重作環評很難嗎?非要搞到動用律師團卻無法說服法官,還被法官在判決書指責連有力的證據都提不出來,這樣敗訴是有比較光榮嗎?
環權會台中辦公室主任鍾瀚樞表示,由於中龍鋼鐵一再不服法院要求其重做環評程序的判決,7年來,本案二度從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打到最高行政法院,法院也已三度認證:居民及環境組織主張合理、合法且高度正當,再三肯認行政權與開發單位都應落實環評法制。
鍾瀚樞表示,台灣要能真正成為環境法治國,除透過法院積極行動回應環團的法律動員與倡議,主管機關、環評委員會及開發單位都應踐行並落實環評法制的相關規範,呼籲台中市政府環保局應要求中龍鋼鐵儘速重做環評,且環評審查程序應積極落實,莫再重蹈覆轍。
環權會委任的訴訟代理人陳建三律師表示,作為原告唯一律師,獨自面對對方龐大的律師團,心理壓力不小,幸而環權會與居民在歷次庭前討論提供意見與協助,也感謝多位法官認真審理,甚至提出進步見解,環團及居民方的訴求才能三度獲得法院認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