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廠研製火箭「失控墜落」北海道發射失敗 晉陞集團回應了

台南西羅殿、普濟殿上演廟宇斷交!民政局勸和 信眾喊話由神決定

人家投票她錄影稱「測試中選會執法能力」 再度逆轉無罪確定了

「全民監票行動聯盟」理事長花莉娜於2022年「九合一」選舉時,在投開票所架設攝影機拍攝民眾投票,檢方認花干擾投票,依違反選舉罷免法起訴她。一審認為花婦只是單純靜默拍攝,法律存有「模糊地帶」,判花無罪,但台灣高等法院指花婦自承要「測試中選會執法能力」,改判拘役58日;最高法院撤銷發回,更一審今駁回檢方上訴,她無罪確定。

花莉娜2022年11月26日中午在台北市萬興國小1年4班教室的投開票所僅10.7公尺外距離的走廊上,架設攝影機拍攝民眾投票,引起選民側目、閃避鏡頭,影響秘密投票,干擾他人投票。

投開票所陳姓主任管理員、警衛3度制止勸離,花婦還是持續攝影,花婦被控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公民投票法「在投票所四周30公尺內干擾他人投票罪」。

花莉娜辯稱,拍攝排隊隊伍是要紀錄人數存證、確定選務有無違失,選定的地點也盡量在偏僻的投票所及走廊角落,否認犯行。

北院勘驗蒐證影像,認為花莉娜站在投票隊伍末端的後方靜默攝影,沒有以言語或肢體動作明示或暗示投票者應如何投票或放棄投票,此外,攝影機的位置也在投開票所之外,投票民眾是否會被花干預、擾亂、誘導,很可疑。合議庭認為,檢方指控花莉娜於「心理層面」干擾投票,不過,觀看影像最多只看到民眾回頭及離開,難以推測花有干擾行為。

北院認為單純靜默拍攝如沒有具體、積極影響他人,不等於「干擾」、「勸誘」,這種行為落在法律所定的「模糊地帶」,判決花婦無罪。檢方上訴,高院審理認為花莉娜不否認自己是在測試中選會的「執法能力」,推翻一審見解,認定花婦的行為已構成妨害投票,改判她拘役58日,得易科罰金。

但高院判決遭最高法院撤銷、發回。高院更一審認為花婦並非直接聚焦投票民眾面容,且她只是站在排隊投票民眾隊伍末端後方靜默攝影,並未以言語、肢體動作明示或暗示投票者應如何投票或放棄投票,也沒有干預擾亂他人投票意志的行為。

更一審認為,花莉娜的目的只是要計算投票人數及存證,排隊投票民眾一旦步入投開票所,即完全脫離她攝影畫面範圍,不足以刺探或窺知投票者投票意志,難認她主觀上有干擾他人投票或不投票犯意。

更一審指出,民主法治國家的權力來自人民的付託,選舉制度即落實國民主權的憲政基本精神,民主社會中選民基於確保選舉程序公正、透明及正確,在合理範圍內監督選務工作,是合理行使權利。合議庭認為監督政府執行選務公開透明的法益,應優先於投票者出現於公眾場所的投票隱私保障,也就是個人投票隱私應當做適度的法益退讓,因此判她無罪,全案確定。

全民監票行動聯盟理事長花莉娜。圖/取自網路截圖
全民監票行動聯盟理事長花莉娜。圖/取自網路截圖

投票

延伸閱讀

「高虹安VS陳時奮」誣告官司 高的指導教授願提供意見給高院

柯文哲6/2起延押2月 北院:仍有繼續羈押必要

穿越百年!日本製圖師相簿成線上展 見證台北街頭過去樣貌

司法高層異動 簡慧娟接中高行院長、司法院3廳長調最高院

相關新聞

2年出國20次...蔡正元為「個人行程需求」欲變更報到時間 高院不准

前立委蔡正元涉利用中影股權交易,私吞阿波羅投資公司資產來付房貸、裝潢、競選立委廣告託播費等,並故意漏登會計項目,一審認定...

T台主播宮鬥...張靖玲破壞水晶球、倒髒水 調職她曠工解僱...訴訟連敗

台灣TVBS前主播張靖玲2022年5月間遭調專案組資深文字記者,後又被解僱,她提告請求回復主播原職,士林地方法院認為,張...

辜仲諒想換手機報到地點…法官「戴腳環最方便」 他回:實在不能看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等被控澄清湖大樓購地案,一審判7年8月徒刑,法院原裁定辜帶「個案手機」定期拍照報到,案件上...

扯鈴教練當共諜判10年半!郭書瑤弟替大陸發展組織法院判3年10月

扯鈴教練魯紀賢被對岸吸收為共諜,涉國安法發展組織等罪,台北地檢署起訴10名退、現役士官兵與民間人士,包括藝人郭書瑤胞弟郭...

他酒駕欠繳1萬8房子被法拍!結局神逆轉讓律師直呼:司法鬼故事

一名男子因累計1萬8千元的交通罰單拒絕繳納,最終導致名下唯一房產遭行政執行署查封並公開拍賣,卻在房屋拍定、過戶完成後,竟又出現「神展開」──行政執行署撤銷整起拍賣,甚至將女子合法取得的房產「收回」還給男子,事件震驚法律界,律師直呼「只能說見到鬼了」。

遠航董事長張綱維聲請1.2億元停押 「神秘成功女性」願助3千萬

遠東航空公司董事長張綱維被控掏空,獲利近36億元,一審被依證券交易法等判刑14年。上訴期間,因接連發生重刑犯逃亡事件,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