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對等關稅未定市場風險仍多...國安基金委員會決定繼續護盤 3大不確定因素曝光

台中學霸科展抄襲違反研究倫理 台大醫學系錄取資格遭撤銷

沈慶京羈押就診273次有生命危險?交保得找到「2億」身價的人

影/疲勞問訊還言語騷擾?徐培菁砲轟檢察官濫權 光碟聲請一月無下文

電競聯盟前董座徐培菁今開記者會,再次砲轟承辦九州博弈案的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張時嘉,在偵辦此案期間的6次訊問是疲勞訊問,每次長達十多個小時,期間甚至以聊天方式「撩她」,詢問「私底下交朋友」、「怎麼沒拿錢給我」等語,徐說,這一年多來,她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

徐培菁今天下午4時由律師戴連宏、江彥儀的陪同下,在律師事務所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向鏡周刊控訴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張時嘉的內容,她提到,此案從去年4月30日至6月5日,一共由張訊問6次,每次都長達10多個小時,根本是「疲勞偵訊」,這一年來「做惡夢、心生恐懼」,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

徐培菁說,主要讓她困擾的是檢察官有提到,「妳為什麼替陳政谷奔走,這麼多政商關係,妳也沒有來找我,也沒有拿錢來給我」,當庭聽到時啞口無言,另外檢察官也追問她與前夫的離婚原因,另外檢察官也在說「私下真的很想跟妳成為朋友」。

徐培菁說,在檢察官做最後一次訊問時,檢察官還以輕蔑的語氣跟她說「這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妳了」,語氣輕蔑,讓她心生恐懼,永生難忘。

徐培菁說,她沒有向檢察官表達「不舒服」的陳述,是因為她認真面對每一次訊問,另外她在起訴前幾天,名下財產都被凍結,當時恍然大悟,是否有某方面,「沒有滿足檢察官」、「漏做了什麼」,經過幾天調整情緒後,加上記者不斷聯繫,才決定要說明向外界說明當時狀況。

曾任檢察官的律師戴連宏說,此案在與當事人回憶當初訊問過程時,的確有部分值得商榷,律師江彥儀也補充,此案檢察官以聊天方式,作為偵訊技巧,是否適當見仁見智,不過當事人對於檢方訊問方式有疑義,已在今年4月間向法院聲請交付偵訊光碟,但已過一個多月,仍未取得,未來視狀況評估是否提告。

台中地檢署表示,有關周刊報導檢察官張時嘉有「撩妹不當訊問」一情,為求慎重,已在今日啟動調查程序,釐清、還原偵訊過程,確認有無周刊受訪人所述的相關內容,迅速查明事實真相,對外公布,以昭公信。

檢察官張時嘉則否認有要與徐私底下當朋友、拿錢來等離譜說法,僅稱描述招待所是為向徐培菁確定地點,以免雞同鴨講,有無涉及不正訊問,僅需調閱偵訊光碟即可釐清。

電競聯盟前董座徐培菁今在律師陪同下開記者會,指控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張時嘉有不正訊問狀況。記者陳宏睿/攝影
電競聯盟前董座徐培菁今在律師陪同下開記者會,指控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張時嘉有不正訊問狀況。記者陳宏睿/攝影
電競聯盟前董座徐培菁今在律師陪同下開記者會,指控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張時嘉有不正訊問狀況。記者陳宏睿/攝影
電競聯盟前董座徐培菁今在律師陪同下開記者會,指控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張時嘉有不正訊問狀況。記者陳宏睿/攝影

檢察官 徐培菁 律師

延伸閱讀

台中檢察官辦九州案被控撩「最美董座」中檢:展開調查

柯文哲「抓頭」代表不知道京華城案?檢、辯解讀很兩極

最美董座徐培菁找周刊控性騷 台中檢察官否認:調光碟

懷疑北檢來陰的 柯文哲聲請調取3名書記官私人錄音筆遭駁回

相關新聞

三峽車禍檢認肇事翁具不確定殺人故意 死亡不起訴

新北市三峽區今年5月19日發生余姓老翁高速駕車衝撞放學人潮,造成3死12傷慘劇,新北地檢署經調查余翁車況、健康等因素,認...

2年出國20次...蔡正元為「個人行程需求」欲變更報到時間 高院不准

前立委蔡正元涉利用中影股權交易,私吞阿波羅投資公司資產來付房貸、裝潢、競選立委廣告託播費等,並故意漏登會計項目,一審認定...

T台主播宮鬥...張靖玲破壞水晶球、倒髒水 調職她曠工解僱...訴訟連敗

台灣TVBS前主播張靖玲2022年5月間遭調專案組資深文字記者,後又被解僱,她提告請求回復主播原職,士林地方法院認為,張...

辜仲諒想換手機報到地點…法官「戴腳環最方便」 他回:實在不能看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等被控澄清湖大樓購地案,一審判7年8月徒刑,法院原裁定辜帶「個案手機」定期拍照報到,案件上...

扯鈴教練當共諜判10年半!郭書瑤弟替大陸發展組織法院判3年10月

扯鈴教練魯紀賢被對岸吸收為共諜,涉國安法發展組織等罪,台北地檢署起訴10名退、現役士官兵與民間人士,包括藝人郭書瑤胞弟郭...

他酒駕欠繳1萬8房子被法拍!結局神逆轉讓律師直呼:司法鬼故事

一名男子因累計1萬8千元的交通罰單拒絕繳納,最終導致名下唯一房產遭行政執行署查封並公開拍賣,卻在房屋拍定、過戶完成後,竟又出現「神展開」──行政執行署撤銷整起拍賣,甚至將女子合法取得的房產「收回」還給男子,事件震驚法律界,律師直呼「只能說見到鬼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