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雨勢擴大!氣象署17時緊急啟動「大規模」劇烈豪雨加強作業

獨/藍營放行!特別條例補助台電千億 加普發現金周五拚三讀

賴總統勘災照「一圖各表」林俊憲巧妙擋住她臉 陳亭妃沒讓他入鏡

詐騙認罪繳回「酬勞」就可減刑 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理由曝光

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去年7月底公布施行,至今不到一年,其中規定「認罪又繳回犯罪所得」可以減刑,但犯罪所得指的是被害人遭騙的總金額,或被告實際取得酬勞,出現法律爭議,最高法院大法庭今裁定被告繳回「實際取得的酬勞」即可減刑,若沒有犯罪所得,只要自白就符合減刑規定。

最高法院大法庭強調,法院於適用詐防條例第47條前段減刑規定後,應具體審酌行為人在詐欺集團中主導或分工情節輕重、自動繳交財物所占被害金額比例,及與被害人達成和解賠償損害的誠摯努力等量刑減讓幅度情狀,量處行為人相當罪責的刑度,並非不分情節一律減輕其刑二分之一。

大法庭理由指出,詐防條例47條前段規定「其犯罪所得」、後段則寫明「全部犯罪所得」已明確區別兩者不同,足認前段「其犯罪所得」僅限於行為人因犯罪而實際取得的「個人所得」,僅是規範「個人」,未及其他共犯,文義明確,無庸採取其他不同的解釋方法。

大法庭認為,相關條例立法說明及目的是因行為人自白,使刑事訴訟程序盡早確定,及使詐欺被害人取回所受損害,並沒有明文行為人自白同時須繳交其他共犯所得。

理由表示,立法院法制局於立法過程曾對本條草案提出評估報告,指出「若有詐欺犯罪者,為圖減輕或免除刑責,僅繳交部分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低微,藉以減輕其刑之情事,恐成為漏洞」,立委陳亭妃等16人所擬具的草案條文也為「得」減輕其刑,欲授權法官個案裁量,但經院會討論後,仍以行政院提出的草案版本三讀通過,並經總統公布施行,可見立法者已考量行為人於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並繳交因犯罪而實際取得的個人所得,依法「應」減刑。

大法庭認為,如果認為行為人無犯罪所得,也應繳交被害金額才能減刑,行為人恐因無力繳交,被迫須提出自己合法之財繳交,而放棄自白,不僅無助達成訴訟經濟目的,被害人也無從取回分毫被騙的財物。況且,行為人資力若能繳交被害人被騙全部財物,即可以依同條後段規定自動繳交司法警察或檢察官扣押獲較前段有利的「減刑」或「免刑」優惠。

大法庭指出,若將前段規定中的「犯罪所得」解釋為被害金額,則對被害人若被分別起訴而繫屬不同法院的案件,被害人全部損害若干?其他共同正犯取得財物多寡?多數共犯間,一人繳交即全體寬減?或要依共犯人數均等繳交?如何避免超額溢繳?以上問題均會造成實務面對大量詐欺案件在運作上的困難,並非適當。

打詐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打詐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高法院 被害人 詐欺

延伸閱讀

「怪物」美富二代兄弟弒親服刑35年獲減刑 可望恢復自由身

打詐變打折?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 詐騙犯認罪繳回「酬勞」就可減刑

3歲被丟越南、生母兩度拋棄他!「媒介少女性交易」男自曝坎坷身世求減刑

深夜潛入岳母屋內強壓性侵 貨車司機請求減刑遭法院打臉

相關新聞

T台主播宮鬥...張靖玲破壞水晶球、倒髒水 調職她曠工解僱...訴訟連敗

台灣TVBS前主播張靖玲2022年5月間遭調專案組資深文字記者,後又被解僱,她提告請求回復主播原職,士林地方法院認為,張...

辜仲諒想換手機報到地點…法官「戴腳環最方便」 他回:實在不能看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等被控澄清湖大樓購地案,一審判7年8月徒刑,法院原裁定辜帶「個案手機」定期拍照報到,案件上...

扯鈴教練當共諜判10年半!郭書瑤弟替大陸發展組織法院判3年10月

扯鈴教練魯紀賢被對岸吸收為共諜,涉國安法發展組織等罪,台北地檢署起訴10名退、現役士官兵與民間人士,包括藝人郭書瑤胞弟郭...

他酒駕欠繳1萬8房子被法拍!結局神逆轉讓律師直呼:司法鬼故事

一名男子因累計1萬8千元的交通罰單拒絕繳納,最終導致名下唯一房產遭行政執行署查封並公開拍賣,卻在房屋拍定、過戶完成後,竟又出現「神展開」──行政執行署撤銷整起拍賣,甚至將女子合法取得的房產「收回」還給男子,事件震驚法律界,律師直呼「只能說見到鬼了」。

遠航董事長張綱維聲請1.2億元停押 「神秘成功女性」願助3千萬

遠東航空公司董事長張綱維被控掏空,獲利近36億元,一審被依證券交易法等判刑14年。上訴期間,因接連發生重刑犯逃亡事件,張...

影/涉貪再出庭!鄭文燦才瘦身甩三高 換白襯衫挺胸入法院

前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被控桃園市長任內收受賄賂500萬元,協助「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遭桃檢依貪汙罪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