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香菸被罰600萬…名下不動產隔月贈與姊姊 男子管收

新北市瑞芳區曾姓男子因涉嫌總值千萬元私菸案,被裁罰600萬元,另積欠交通罰款等2萬多元。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執行曾男名下財產時,發現他在被查獲走私的隔月,便將持分的不動產贈與他的姊姊。宜蘭分署拘提到案後,向宜蘭地方法院聲請管收獲准。

宜蘭分署今天表示,52歲曾男2020年9月間,被海巡署偵防分署台北查緝隊查獲,在瑞芳地區運輸、意圖轉讓而貯藏總值達1001萬元香菸,新北市政府財政局依菸酒管理法裁罰600萬元。曾男另滯納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及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罰鍰2萬多元。

宜蘭分署收案之後,立即著手執行曾男名下所有之財產,並已執行曾男人壽保險解約金及租金債權77萬多元。承辦執行官繼續調查曾男財產狀況,發現曾男2020年9月間遭查獲走私時,同年10月就將名下在瑞芳持分的不動產贈與其姊。

宜蘭分署表示,曾男被查獲貯藏私菸當天,海巡署查緝人員即告知會被依菸酒管理法處罰,可認已知悉法定罰鍰義務。承辦執行人員多次詢問曾男轉讓不動產緣由,曾男先宣稱「沒有任何原因,是我主動過戶」,後又改稱因欠其姊債務才轉讓,但無法提出借據或任何金流佐證。

執行官認為曾男行為構成行政執行法第17條第6項第3款,「處分、隱匿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等法定管收事由,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向宜蘭地院聲請拘提曾姓男子,4月29日前往曾男住處,因曾不願就欠款提出任何清償方案,執行官隨即向宜蘭地院聲請管收曾姓男子獲准,送往矯正署宜蘭看守所附設管收所執行管收。

宜蘭分署表,對於惡意脫產的義務人執行向來絕不手軟,並再次以拘提管收行動,宣示執法決心。民眾滯納稅費、罰鍰如不繳納,案件在移送行政執行署各地執行分署進行強制執行。如收到執行或處分機關公文,切勿心存僥倖置之不理,無力一次清償可洽詢分期事宜,以免愛車、存款、薪水、不動產甚至壽險利益遭執行,甚至於遭拘提、管收,喪失人身自由。

曾姓男子涉嫌走私價值千萬元私菸案,被裁罰600萬元。曾被查獲後將名下房屋持分贈與姊姊,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拘提到案後,向宜蘭地方法院聲請管收獲准。圖/宜蘭分署提供
曾姓男子涉嫌走私價值千萬元私菸案,被裁罰600萬元。曾被查獲後將名下房屋持分贈與姊姊,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拘提到案後,向宜蘭地方法院聲請管收獲准。圖/宜蘭分署提供
曾姓男子涉嫌走私價值千萬元私菸案,被裁罰600萬元。曾被查獲後將名下房屋持分贈與姊姊,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拘提到案後,向宜蘭地方法院聲請管收獲准。圖/宜蘭分署提供
曾姓男子涉嫌走私價值千萬元私菸案,被裁罰600萬元。曾被查獲後將名下房屋持分贈與姊姊,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拘提到案後,向宜蘭地方法院聲請管收獲准。圖/宜蘭分署提供

宜蘭 財產

延伸閱讀

角頭走私千萬鰻苗被陸海警截獲 疑遇黑吃黑擄人被判刑

受檢逃逸還交貨大陸人 海巡署查獲「走私事件」5嫌全收押

涉走私貨物交大陸人還拒檢 金門檢方聲押5人獲准

港區國門成走私破口?廖先翔批:國安已現裂縫

相關新聞

T台主播宮鬥...張靖玲破壞水晶球、倒髒水 調職她曠工解僱...訴訟連敗

台灣TVBS前主播張靖玲2022年5月間遭調專案組資深文字記者,後又被解僱,她提告請求回復主播原職,士林地方法院認為,張...

辜仲諒想換手機報到地點…法官「戴腳環最方便」 他回:實在不能看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等被控澄清湖大樓購地案,一審判7年8月徒刑,法院原裁定辜帶「個案手機」定期拍照報到,案件上...

扯鈴教練當共諜判10年半!郭書瑤弟替大陸發展組織法院判3年10月

扯鈴教練魯紀賢被對岸吸收為共諜,涉國安法發展組織等罪,台北地檢署起訴10名退、現役士官兵與民間人士,包括藝人郭書瑤胞弟郭...

他酒駕欠繳1萬8房子被法拍!結局神逆轉讓律師直呼:司法鬼故事

一名男子因累計1萬8千元的交通罰單拒絕繳納,最終導致名下唯一房產遭行政執行署查封並公開拍賣,卻在房屋拍定、過戶完成後,竟又出現「神展開」──行政執行署撤銷整起拍賣,甚至將女子合法取得的房產「收回」還給男子,事件震驚法律界,律師直呼「只能說見到鬼了」。

遠航董事長張綱維聲請1.2億元停押 「神秘成功女性」願助3千萬

遠東航空公司董事長張綱維被控掏空,獲利近36億元,一審被依證券交易法等判刑14年。上訴期間,因接連發生重刑犯逃亡事件,張...

影/涉貪再出庭!鄭文燦才瘦身甩三高 換白襯衫挺胸入法院

前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被控桃園市長任內收受賄賂500萬元,協助「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遭桃檢依貪汙罪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