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爆料收到蔡阿嘎員工履歷 薔薔「難怪蘿拉都這樣搞」

影/相信化解執政危機?賴清德、盧秀燕同框 2人臉上表情曝光

竹北天坑案延燒!2015年浩瀚一品擅自違規施工釀崩塌 今起訴

2015年新竹竹北浩瀚一品建案發生崩塌意外,造成工地出現深度大約10公尺、寬度約足球場大的天坑。新竹地檢署今天依違背建築術成規追加起訴,指出此案擅自更改經核准的施工圖說,即使結構技師多次警告,仍遭忽視,最終釀成崩塌,今起訴負責人劉樹居、豐邑建設總經理邱崇喆、頌恩公司副總盧永吉、頌恩公司陳姓協理、陳姓工地主任等5人。

竹北天坑案去年10月開庭時,豐邑辯護律師試圖以「浩瀚一品」建案也曾發生坍塌是包商責任,要以此卸責,當場讓檢察官王遠志撂話,要連這起舊案「一併依法處理徹查」。新竹地檢署今天針對「浩瀚一品」追加提起公訴。

竹檢調查,豐邑建設的浩瀚公司的「浩瀚一品」建設,經頌恩公司承造,開挖深度為18.4公尺,簽證夏姓結構技師就基礎開挖計畫以長24公尺、間距80公分的H型鋼擋土樁與配套地錨系統擋土,並經結構外審通過。

豐邑機構在2015年辦理「浩翰一品」變更設計,惟結構變更設計程序未完成前,劉樹居、邱崇則、盧永吉與陳姓協理,循豐邑機構施作擋土設施前例,未經夏姓結構技師同意,即推由地錨工程陳姓負責人為浩瀚一品的基礎開挖為擋土設計。

竹檢發現,陳姓負責人未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及地錨設計與施工準則設計擋土樁及地錨,導致所設計施工長20.7公尺、間距100公分之H型鋼擋土樁,貫入深度僅2.1公尺,未達鑽探報告建議5公尺以上要求。總計鋼材用量僅達原結構設計48%;所設計地錨錨長至多僅5.5公尺,未達前述規範錨長7公尺以上的要求,計錨長更僅達原結構設計37%。2015年5月1日由陳姓工地主任違規施作其擋土措施。

10月7日夏姓結構技師工地勘查時,發現現場未依其設計的圖說施作地錨,一度提醒陳姓協理恐有危險,但陳不為所動稱:「已經做過很多都沒有問題」。10月15日夏姓結構技師要求按圖施工,追加一層地錨仍遭到拒絕。爾後10月24日到26日因地錨鬆脫、H型鋼擋土支撐倒塌,擋土措施失效,導致崩坍。

竹檢指出,豐邑機構多個建案,違規以無技師資格的陳姓負責人設計規格較低的擋土設施替代原結構技師設計,520建案亦不例外,陳姓負責人的另案已判決確定。針對「浩翰一品」案,請求法院沒收犯罪所得部分,因偷工減料,浩翰公司、頌恩公司減省應支出不法利得2113萬169元。

新竹地檢署指出,本案被告等人罔顧結構安全與專業倫理,擅自更改經核准之施工圖說,最終釀成工地連續坍塌,不僅嚴重危及公共安全,更動搖社會對建築制度之信賴基礎。除依法追究相關刑責並提起公訴外,亦呼籲地方政府應強化建築安全管理機制,防杜類似案件重演。

竹北市浩瀚一品工地當年坍塌,造成交通受阻等問題。圖/本報資料照片
竹北市浩瀚一品工地當年坍塌,造成交通受阻等問題。圖/本報資料照片
豐邑建設2015年同樣位於竹北的建案「浩瀚一品」,因為開挖地下室未按圖施工,發生半個球場大的天坑,引發市民一片譁然。圖/本報資料照片
豐邑建設2015年同樣位於竹北的建案「浩瀚一品」,因為開挖地下室未按圖施工,發生半個球場大的天坑,引發市民一片譁然。圖/本報資料照片

建築 豐邑

延伸閱讀

竹北凌晨街頭火燒車 車主女友前夫縱火洩憤

台北市士林區驚見天坑 回填恢復通車將查原因

不斷擴大…北市士林區突現天坑畫面曝 警急封鎖「禁汽機車進入」

昨已發現龜裂…南韓興建中鐵路崩塌 1受困1失蹤、周邊居民撤離

相關新聞

黑歷史挖出!高雄楠梓托嬰中心虐8嬰 負責人曾害死男嬰

高雄市楠梓區右昌某私立托嬰中心遭爆出有8名嬰兒遭到保母虐待,托嬰中心負責人楊姓婦人被起底挖出黑歷史,15年前就曾經害死男...

要犯棄保潛逃頻傳 司法院:深自檢討

經濟要犯鍾文智、涉虐童的葉姓健身教練先後棄保潛逃,多名立委昨在立法院質詢批評,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說,司法院責無旁貸、深...

涉收賄護航光電場 郭信良遭約談

台南市議會前議長郭信良與民進黨籍市議員李偉智,涉嫌收賄護航三地集團光電場通關,橋頭地檢署昨天指揮調查局搜索郭男住處、市議...

老鼠會方式幫郭台銘收連署書 屏東議長周典論二審改輕判

屏東縣議會國民黨籍議長周典論涉嫌協助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收購參選總統連署書,一審周典論被屏東地方法院以違反總統副總統選舉...

高虹安涉貪汙案今開庭 法官指5分鐘就應說服合議庭別浪費時間

台灣高等法院審理新竹市長高虹安被控貪汙案,在聲請釋憲失利後,今繼續開準備程序庭,擁有師大美術研究所藝術學碩士學位的法官郭...

父抓2歲兒撞冰箱 搶救近月不治

台中市吳姓男子只因兩歲大的兒子好奇玩冰箱,一時情緒失控,涉抓住男童身體用力猛撞冰箱,造成男童腦出血,廿小時後傷勢惡化在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