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館長喊中國好棒!吳鳳來台18年揭兩岸差別:不要談政治

和Meta AI聊天被出賣?用戶私密對話驚訝變成全球茶餘飯後話題

曾審扁、馬法官曾德水職務評定「未達良好」提告 司法院長未迴避敗陣

曾審理陳水扁二次金改案、馬英九洩密案的台灣高等法院退休法官曾德水,2016年的職務評定由「良好」被司法院改成「未達良好」,曾提行政訴訟,最高行政法院認為,曾參與原評定或復核決定的委員,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但時任司法院長的許宗力未迴避,今廢棄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銷再復核決定。

曾德水為台大法律系畢業,司法官學院15期結業,2021年3月退休;他被民間司改會檢舉2015年審理槍砲案件時,問被告「一審判2年,要法官怎麼判?」、「要不要打下去?最少3年700萬」;另問妨害國幣案的被告「上訴對你有沒有效,你要回去想」、「上訴也可能變偽造,但我今天告訴你,有這個危險性」,移送法官評鑑委員會。

法評會認為曾德水情節不重大,不成立評鑑,但應促請法院注意;高院2016年評曾德水考績為「良好」,被司法院退回,未料高院二度打「良好」,司法院逕行變更為「未達良好」,發函高院發布。

曾德水提告司法院、高院請求撤銷考績處分,認為他是告知被告權益,充分提供資訊,且自己歷年表現優異,法評會也未予評鑑,認為考績處分有瑕疵。

案件纏訟多年,最高行政法院認為依職評辦法第15條第3項準用第10條第2項再準用行政訴訟法第19條第2款規定,再復核委員會委員於審議再復核事件時,如有委員曾參與原評定或復核的決定,為確保再復核決定的公正客觀,該曾參與原評定或復核決定的委員,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職評辦法第25條第1項雖規定再復核委員會以司法院院長為當然委員並任主席,但如有迴避事由,仍得依職評辦法規定處理,否則即違背迴避制度的精神。

許宗力既曾參與作成原評定,審議再復核事件時即應自行迴避,但他卻沒迴避,仍擔任再復核委員會的委員與主席,最高行今廢棄原判決,並撤銷再復核決定,由司法院另組再復核委員會重為適法的審議。

曾德水除審理過陳水扁、馬英九的官司外,最為人熟知的即他與已伏法、縱火燒死6名家人的翁仁賢在法庭上爭鋒相對,翁大罵法官「Fucking,you know」,也不願意起立對法官表示尊重而賴在地上,曾則質疑「台灣殺6個人也沒關係?這樣不會大亂?」。

此外曾德水也審理過加拿大男子顏柏萊遭分屍案,還親自到現場勘查;以色列籍主嫌孫武生以開庭日是猶太教節日主張「不能開庭」,曾回「媽祖生我也在上班」。

台灣高等法院退休法官曾德水(左一)曾審理永和分屍案,還帶孫武生(藍色襯衫)等被告重回案發現場勘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高等法院退休法官曾德水(左一)曾審理永和分屍案,還帶孫武生(藍色襯衫)等被告重回案發現場勘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馬英九 考績 司法院

延伸閱讀

南市抽驗蔬果農藥竟有多件不合格 衛生局提醒關鍵

清大驚見罷免連署站?學生號召校內收件惹議 校方回應

陸配議員被解職成台版「亞細亞孤兒」 明遞狀向劉世芳、邱垂正求償

反對不具藥事人員資格賣中藥 藥師團體揚言上街陳抗

相關新聞

柯文哲律師質疑勘驗硬碟破壞證據 翟本喬以專業曝手法:有人要讓法官背鍋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昨(5)日勘驗關鍵硬碟,但柯文哲的律師質疑法官破壞證據真實性,法庭氣氣顯得火爆、尷尬。

前立委陳歐珀涉貪聲押 今晚8點召開庭羈押庭

民進黨前立委陳歐珀涉利用提案修法、舉行公聽會幫基隆港碼頭營運商爭取降低租金,且收取業者賄賂,檢方搜索、約談,4日凌晨依貪...

民進黨前立委陳歐珀收賄修商港法 今晨遭北檢聲押禁見

民進黨籍前立委陳歐珀被控在立委期間,涉收受基隆聯興國際物流賄賂,推動「商港法」護航業者,廉政署昨搜索14處地點,約談陳歐...

人家投票她錄影稱「測試中選會執法能力」 再度逆轉無罪確定了

「全民監票行動聯盟」理事長花莉娜於2022年「九合一」選舉時,在投開票所架設攝影機拍攝民眾投票,檢方認花干擾投票,依違反...

北投區農會賄選疑雲 陳思宗10萬元、陳重文20萬元交保

台北市北投區農會爆賄選疑雲,檢調昨分9路搜索、約談11名被告及2名證人,釐清有無違反農業法「具選舉權者收、交不正利益」情...

涉京華城土地弊案 中石化董座200萬元交保 朱雲鵬也捲入

威京集團關係企業中石化轉投資公司鼎越開發,2019年以372億元標下京華城土地,但得標金高於底價30億元,形同左手換右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