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榮景不再?馬斯克曾風光獲李克強接見 紐時:特斯拉在大陸失寵

北市女墜落「錦新大樓」旁 當場無呼吸心跳…意外壓傷1樓管理員

共軍殲15戰機墜毀失事 「頭下尾上」筆直撞地…炸出巨大火球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 5人過失致死起訴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釀六死,地檢署昨依「食安法」、過失致死、過失傷害等罪嫌,起訴寶林負責人黎仿軒等五人。本報資料照片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釀六死,地檢署昨依「食安法」、過失致死、過失傷害等罪嫌,起訴寶林負責人黎仿軒等五人。本報資料照片
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A十三店去年因食物中毒釀六人死亡,台北地檢署查案發現,該店內粿條未妥善冰藏保存導致產生「邦克列酸」毒素致命,昨依食安法、過失致死等罪嫌,起訴實際負責人黎仿軒等五人,對黎具體求處四年以上、代班廚師胡清富求處四年二月以上徒刑。

得知檢方起訴寶林案負責人等五人,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期盼司法毋枉毋縱,還給當事人及家屬公道。

案發後,北市府連開六天記者會說明進度,蔣強調「寶林的責任逃不掉,一定追究到底。」而衛生局派人現場採檢生物跡證等送台大法醫研究所檢驗,確認發生台灣史上第一起且全球罕見的邦克列酸食安事件。

檢方調查,寶林A十三店租期到去年三月卅一日,到期前生意不佳,同年月十六日至廿四日,廚師周日豪、代班廚師胡清富、實習生阮氏明英、店長王順德,涉將已拆封、未拆封粿條都放在廚房常溫桌面下方層架置物籃內,置物籃緊鄰地面及水溝,未冷藏冰存,貪圖烹煮方便,常溫存放。

檢方指出,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株生長、產生邦克列酸毒素的前提為「悶熱潮濕,且溫度升溫後降溫」,比對北市信義區案發區間平均氣溫升溫後降,周、阮、胡等人下班前水柱沖洗廚房地面,汙水由置物籃側水溝排放,再加上A十三營業後關閉空調,達到符合邦克列酸生長有利環境。

廚房監視器顯示,三月十六日周、胡、阮三人上班,十七日周、阮上班,十八日阮獨自上班,均未冰藏粿條,十九日胡清富獨自上班,涉以同一只一斤塑膠袋充作手套,抓取受汙染邦克列酸粿條,混進新拆封粿條備餐,當日顧客二人中毒死亡,死因為「邦克列酸中毒」,而胡嫌手部及糞便均檢出邦克列酸陽性反應,認定粿條是在店內受汙染。

北檢指出,黎仿軒未善盡教育訓練義務,輕忽食品衛生安全,罔顧消費者權益,過失情節及犯罪所生危害均屬重大,且犯後推諉卸責態度不佳,具體求處四年以上有期徒刑;胡清富未注意食材保存方式、未落實防止交叉汙染、食材先進先出等重要食安基本原則,過失情節重大,供詞避重就輕,具體求處四年二月以上有期徒刑。

內場廚師周日豪未冷藏冰存最源頭粿條,導致受邦克列酸毒素汙染,未具體落實食材交接,未能坦承全部過失建請從重量刑。店長王順德未自主建立、落實食材管理制度,阮姓實習生工作期間非長,均認罪,建請量處適當之刑。

寶林4疏失 產生致命邦克列酸 製表/李承穎
寶林4疏失 產生致命邦克列酸 製表/李承穎

寶林茶室 邦克列酸 食安 食材 食物中毒

延伸閱讀

寶林茶室後…北市食安防堵大變革 首案適用初瓦、嚮辣案

寶林茶室案偵結 北市擴人力編經費驗邦克列酸

【重磅快評】寶林茶室6人枉死 見證綠色執政的粉飾太平

寶林茶室偵結 一度懷疑人為蓄意釀禍、最終定案邦克列酸

相關新聞

台南88槍擊 主嫌紅龜判10年定讞

3年前九合一選舉前發生「台南88槍擊案」,前議員謝財旺服務處與民進黨前中執委郭再欽公司,被槍手持衝鋒槍連開88槍,最高法...

台南學甲88槍擊案「紅龜」洪政軍判關10年 槍手孔祥志8年定讞

3年前九合一選舉前夕發生「台南88槍擊案」,前議員謝財旺服務處與民進黨前中執委郭再欽的公司被槍手持衝鋒槍連開88槍,最高...

判刑逾30年 鮑魚聞人鍾文智失聯遭通緝

連一鮑魚前負責人、摩坦利投資公司負責人鍾文智,前天被最高法院依證券交易法、洗錢罪判刑,累計刑度卅年五月定讞,卻傳失聯,檢...

鮑魚聞人鍾文智炒TDR 7罪累計30.5年

連一鮑魚前負責人、摩坦利投資公司負責人鍾文智被控十五年前炒作新加坡商「揚子江船業公司」等五檔TDR獲利四億多元,最高法院...

竹聯幫仁堂11人遭拘捕 大哥「麥可」訊後200萬元交保

竹聯幫仁堂大哥「麥可」許瑞弘涉組織犯罪案,士林地檢署今指揮刑事局警方兵分11路搜索拘提許等11名被告,晚間陸續解送士檢複...

當2幼童面殺害鄰居夫妻 6旬狠男拒認罪一審判死刑

高雄男子吳龍滿(65歲)嫌樓上鄰居夫妻太吵,前年9月15日當著兩名幼童面砍死鄰居夫婦,吳男落網後都行使緘默權,從偵查、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