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接連3起墜樓疑壓力大 板橋某國中校長自揭下學期「先畢業」

在陸設籍規定再收緊!陸委會最新函釋:持定居證也觸法

疑公益侵占逾3千萬 林岱樺胞弟續押、親信住持再押2個月

影/得知前台塑高層遭監聽火速退錢? 鄭文燦出庭否認「反問這句」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涉嫌在桃園市長任內收賄5百萬元,檢方起訴指鄭文燦得知前台塑高層廖俊松被監聽後改變立場,支持工五案全區區段徵收,並趕緊將5百萬賄款及6百萬政治獻金退回。鄭文燦今開庭否認,表示若他確知監聽且看過譯文,理應會知道同案廖力廷也是被監聽對象,「我還會親自直接與他聯絡見面嗎?」

檢方先前起訴,鄭文燦2017年10月19日至2018年3月16日間,得知廖俊松遭監聽,為免收賄犯行曝光,於2018年3月間專案報告會議不僅未邀廖參加,也對東側9.12公頃農業區土地變更開發案轉變支持態度,趁廖力廷受指示到市府討論政治獻金透露廖俊松遭監聽,並於同年5月21日深夜11點到廖力廷北市泉州街住處拿取政治獻金600萬元,還罵廖俊松大嘴巴,到處亂講話遭監聽,至於違反政治獻金法部分另函送監察院辦理。

今鄭文燦赴桃園地院首度開庭,指起訴書稱他經由某公務體系人員告知得知廖俊松遭監聽,才有後續改變立場支持全區區段徵收及事後退款「不是事實」。他從來不知廖俊松是否被監聽,更沒看過譯文,檢方在案件中無任何舉證;2018年3月16日桃園市政府會議決定工五擴大案採全區區段徵收,是基於前一年8月2日營建署會議建議。

鄭文燦表示,據都發局同仁證詞,這是都發局在該次會議提出的工五擴大規劃方案,不是市長直接交辦。都發局認為,因華亞重劃會到當時都無法取得9.12公頃全部地主的同意,也沒有提出自辦申請案,而工五擴大案要進入都市計畫書的擬定,都發局認為,營建署既然已建議採區段徵收為開發方式,基於兩區地主權益一致性立場,應採全區區段徵收較公平。

鄭文燦指出,他是在2018年5月21日晚間至廖力廷泉州街住處,歸還先前廖俊松在官邸留置的500萬現金袋,原因是廖俊松一直沒有來向他取回,他才轉而找其子廖力廷聯絡完成退還。起訴書指他是得知廖俊松被監聽才改變立場退款,但若他確知監聽一事且看過譯文,理應會知道同案廖力廷也是被監聽對象,「我還會親自直接與廖力廷聯絡見面嗎?」

鄭文燦說,起訴書引述廖力廷說法,說他知道廖俊松被監聽再收受600萬政治獻金,喊冤自己並無收受600萬政治獻金。起訴書說他是在2018年8月13日與廖力廷深夜偶然碰面後,就帶對方回市長官邸,將放在官邸的500萬、600萬現金共1100萬返還廖力廷,這些都不符合社會常理。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左)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收賄,檢方依貪汙罪起訴並求刑12年。記者許正宏/攝影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左)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收賄,檢方依貪汙罪起訴並求刑12年。記者許正宏/攝影

台塑 廖俊松 收賄 政治獻金 鄭文燦

延伸閱讀

鄭文燦涉貪出庭為己爭取無罪答辯…法界人士這樣看

鄭文燦涉貪官司纏身影響力崩跌?綠營:仍有資源人脈

市長任內涉收賄500萬 鄭文燦首出庭不認罪「相信法院還我清白」

市長任內涉貪遭訴 鄭文燦隱身112天今天出庭

相關新聞

涉收賄護航光電場 郭信良遭約談

台南市議會前議長郭信良與民進黨籍市議員李偉智,涉嫌收賄護航三地集團光電場通關,橋頭地檢署昨天指揮調查局搜索郭男住處、市議...

老鼠會方式幫郭台銘收連署書 屏東議長周典論二審改輕判

屏東縣議會國民黨籍議長周典論涉嫌協助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收購參選總統連署書,一審周典論被屏東地方法院以違反總統副總統選舉...

高虹安涉貪汙案今開庭 法官指5分鐘就應說服合議庭別浪費時間

台灣高等法院審理新竹市長高虹安被控貪汙案,在聲請釋憲失利後,今繼續開準備程序庭,擁有師大美術研究所藝術學碩士學位的法官郭...

父抓2歲兒撞冰箱 搶救近月不治

台中市吳姓男子只因兩歲大的兒子好奇玩冰箱,一時情緒失控,涉抓住男童身體用力猛撞冰箱,造成男童腦出血,廿小時後傷勢惡化在家...

竹北天坑案延燒!2015年浩瀚一品擅自違規施工釀崩塌 今起訴

2015年新竹竹北浩瀚一品建案發生崩塌意外,造成工地出現深度大約10公尺、寬度約足球場大的天坑。新竹地檢署今天依違背建築...

宜蘭地院法官領殘障手冊還喝伏特加酒駕 懲戒法院判免除法官職務

宜蘭地院法官張軒豪下班後飲用伏特加後開車外出,因左轉提前轉彎遭巡邏警員攔下,酒測值達1.05毫克,刑事部分被依不能安全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