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0:17發生規模6.4地震 20縣市國家級警報

高雄地牛翻動嚇人 上下震動後左右搖

直播/川普宣誓就職典禮 川普與拜登抵達國會大廈

鄭文燦涉貪出庭為己爭取無罪答辯…法界人士這樣看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收賄5百萬元,今年8月27日遭桃園地檢署依貪汙治罪條例等罪起訴並求刑12年,桃園地院今召開準備程序庭,首度傳喚鄭文燦出庭,鄭以20點說明自己「否認犯罪」理由,爭取無罪空間,對此,法界看法歧異。

律師呂俊杰認為,在廖俊松父子、媳婦及侯水文等多數行賄被告認罪下,對鄭文燦相當不利,行收賄案件關鍵在於對價關係、認罪者是否交代清楚,而於準備程序中,被告通常概括認罪,但法官並不會細問,只會問起訴事實,若鄭文燦不認罪,接著將會請被告進行交互詰問。

呂俊杰指出,行收賄為對向犯,貪汙治罪條例減刑要件須在偵查中自白,但鄭文燦並無認罪,因此目前高機率只能拚無罪,若現在認罪只能拚刑法59條減刑,有機會從最低10年刑期減為最低5年刑期。

呂分析,鄭的律師團要好好考慮是否認罪,目前高機率一審先拚無罪,過不了就上訴二審再認罪,力拚減刑,但這樣做可能讓檢方認為犯後態度不佳,要求法官不給予減刑。鄭的律師團可能依其他行賄者之前的偵查筆錄評估勝率,但若內容無可挑剔,加上監聽譯文等間接佐證穩固,就要考慮是否在一審時就認罪,減刑後還有機會假釋。

因此鄭文燦官司策略重點在於「行賄者的筆錄」扎不扎實,間接佐證很重要,會讓行賄者的證詞更加鞏固;另外這筆錢為違背或是不違背職務收受賄賂罪,可能成為未來一個爭點,對價關係如果都被建立的情況下,對應到的行為是否違背還有得討論。

律師馬在勤直言,鄭文燦的案子「沒有無罪空間」,因為「送錢的人都承認了」,從偵查開始,到法庭皆坦承不諱,甚至轉為汙點證人,沒有供詞反覆,在此情況下,認罪似乎是最好的做法,至少還可獲得一次減刑機會;但對「政治人物」而言,認罪很落漆(難看),影響聲譽、會讓外界看不起!為了面子,不無可能「以拖待變」,至於是否有政治上的目的,案子繼續拖下去與否,端看政黨的政治操控力在未來是否真有辦法影響司法,也不無可能。

他舉交通部前部長郭瑤琪收賄的貪汙案為例說明,2006年郭女收取南仁湖集團塞在茶葉罐裡2萬美元,證人供詞反覆,一、二審均無罪,最高法院發回更審後逆轉,更一、二審均認定收賄,2013年依貪汙罪判刑8年,褫奪公權4年定讞,並追繳2萬元美金。郭日前主張新事證,證人李宗賢根本沒提領過美金2萬元,堅稱自己從未收賄聲請再審,今年8月遭高院駁回,郭抗告,最高法院近期駁回確定。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左)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收賄,檢方依貪汙罪起訴並求刑12年。今早四度開準備程序庭傳喚出庭,這是鄭於8月28日清晨重保獲釋後,睽違112天首次公開現身。記者許正宏/攝影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左)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收賄,檢方依貪汙罪起訴並求刑12年。今早四度開準備程序庭傳喚出庭,這是鄭於8月28日清晨重保獲釋後,睽違112天首次公開現身。記者許正宏/攝影

律師 收賄 貪汙 鄭文燦

延伸閱讀

鄭文燦涉貪官司纏身影響力崩跌?綠營:仍有資源人脈

市長任內涉收賄500萬 鄭文燦首出庭不認罪「相信法院還我清白」

市長任內涉貪遭訴 鄭文燦隱身112天今天出庭

影/涉收賄5百萬!鄭文燦首出庭 黑夾克戴口罩不發一語

相關新聞

拚第4次!鈕承澤關3年2個月想回家過年 「這原因」假釋成功

國片導演鈕承澤性侵女劇組人員判刑4年確定,2021年11月30日發監花蓮監獄,現已服刑3年2個月;鈕獄中3度申請假釋都駁...

釋憲後首例…馬國女大生命案 凶嫌仍判死

高雄男子梁育誌四年多前在台南擄走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鍾姓女學生,涉嫌性侵並勒死後棄屍山區,一、二審被判死刑,經最高法院撤銷...

姦殺長榮馬國女大生 「難以教化」凶嫌再判死理由曝光

高雄男子梁育誌4年前擄走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鍾姓女學生,性侵並用繩圈勒死棄屍山區,一、二審依強制性交殺人罪判處死刑,經最高...

長榮馬國女大生遭姦殺凶嫌二度死刑後..今更一審再判死

高雄男子梁育誌4年前擄走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鍾姓女學生,性侵並用繩圈勒死棄屍山區,一、二審依強制性交殺人罪判處死刑,經最高...

鄭文燦涉貪案今第3度出庭 面對媒體仍不發一語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被控桃園市長任內收賄500萬元,桃園地方法院今天下午2時30分第三次召開準備程序庭。鄭下午2點10分...

想讓舊愛離婚 男付徵信社百萬一場空

高雄施姓男子與陳姓前女友分手後仍懷念舊情,找徵信社探查陳女的近況,結果發現陳女已婚,施男在徵信社鼓吹下,花了一○○萬元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