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眾黨北市議員林珍羽罹肺腺癌 「我從來不抽菸、沒家族病史」

中職/女神李珠珢正式加盟悍將!第一位全經紀約啦啦隊員

海軍安江艦上士墜海亡 遺體蘇澳港內今早被發現

陳柏諺掐死馬籍女大生!死者父母求償2000萬 一審判賠金額曝光

男子陳柏諺前年掐死馬來西亞籍蔡姓女大生,一、二審士林地院均依殺人罪判陳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案經上訴,發回高等法院更審。民事部分,士林地院今天一審宣判,陳柏諺應賠償蔡女父母共638萬354元;可上訴。

死者蔡女的父母跨海委託律師,對陳柏諺提民事求償逾2000萬元,包括喪葬費、扶養費及精神慰撫金等。士林地方法院今一審宣判,陳柏諺應給付蔡女母親301萬355元、蔡女父親336萬9999元,均自今年8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周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利息;可上訴。

全案起源於,陳柏諺追蹤蔡女Instagram,2022年10月開始密集聯繫,同年月13日陳在蔡女位於士林的租屋雅房,用一卡通Money帳號,匯款9萬9999元給蔡女,但又想討回部分款項遭拒,一手掐脖、一手拿玩偶抱枕遮住蔡女眼睛,掐死蔡女後逃離現場。

陳柏諺返回新北市鶯歌區租屋處服藥輕生,傳訊息給家人後,消防人員到場救援、送醫洗胃,保住一命。陳原認殺人罪,稱「想嚇嚇她,不小心失手」想讓她覺得暗一點,才會拿抱枕遮臉。

陳之後翻供,稱是受蔡女囑託而掐死她,還約好「一起死」,陳說是蔡女託夢,希望他講實話,他伸右手掐脖2次,蔡女雙手合十,他不忍心放手,但蔡女叫他拿抱枕遮臉,他才掐脖殺人,自己犯後在房間放佛經,替她蓋被子後離開。

一審開庭時,陳向蔡女雙親道歉,再提出冥婚「對不起,讓你們失去寶貝女兒...希望你們同意把女兒嫁給我」的請求。蔡女家屬則委由律師表示,蔡女和家人關係好,即使有輕生念頭,怎會沒有遺書?用掐脖的方式尋短很殘忍,本案明顯是殺人,請求判陳死刑,不要讓台灣淪為馬來西亞學生的地獄。

一審認為陳與蔡女金錢觀不同,也對於死者花錢的方式頗感壓力,因感情想法有時較為極端、挫折忍受度低而殺人,判他無期徒刑。陳、檢方均針對量刑部分上訴,二審開庭時,陳又一改過去的辯詞,承認殺人並說「感到很抱歉」,希望法院改判15年徒刑。

二審指出,陳柏諺犯行並非情節最重大之罪,另陳於二審認罪,並稱可由家屬籌款賠償,一廂情願地書寫佛經欲迴向,難認有真誠悔意,且陳柏諺符合自首,但考量本案情節而不減輕刑度,維持一審判決;案件上訴,判決被最高法院撤銷,發回更審。

馬來西亞蔡姓女大生外型亮眼,生前曾擔任模特兒和直播主。 (取材自當事人Instagram)
馬來西亞蔡姓女大生外型亮眼,生前曾擔任模特兒和直播主。 (取材自當事人Instagram)
男子陳柏諺(中)因金錢糾紛掐死馬來西亞籍蔡姓女大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男子陳柏諺(中)因金錢糾紛掐死馬來西亞籍蔡姓女大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殺人 馬來西亞

延伸閱讀

五億男案夏男淚灑法庭 痛哭:高中生的死都歸咎在我身上

麻辣鍋熱量超驚人 2碗湯含鈉量直逼5000毫克

工程師掐死馬國女大生...還盼家屬同意「冥婚」 二審判無期遭撤銷!

巴黎帕運/陳柏諺桌球初體驗就奪牌 感謝團隊情蒐完整

相關新聞

逃死!中橫桶屍案楊鴻儒三度判死 更二審今逆轉判無期

台中市楊鴻儒經營賭場,欲與楊姓女富商交往,認為楊女的陳姓同居男友是絆腳石,另外也不滿賴姓賭客懷疑詐賭、揚言檢舉,8年前下...

鈕承澤獄中表現良好、參加才藝表演博好感 今假釋出獄

導演鈕承澤因性侵判刑4年,於2021年11月底入監,經過3次申請假釋後,去年底第4次申請成功,需到戶籍地台北地檢署報到,...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 5人過失致死起訴

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A十三店去年因食物中毒釀六人死亡,台北地檢署查案發現,該店內粿條未妥善冰藏保存導致產生「邦克列酸...

施暴高嘉瑜入獄…林秉樞驚傳健康狀況不佳 看守所證實:戒護就醫至今

林秉樞施暴前民進黨立委高嘉瑜等案遭判刑定讞,已入獄服刑。今天傳出林秉樞健康狀況不佳,台北看守所表示,林秉樞去年12月18...

粿條逾63小時未冰、環境悶熱潮濕 官方首證實:邦克列酸毒本土生長

寶林茶室A13店食物中毒案,台北地檢署調查共有33人食用「馳名炒粿條、寶林滑蛋河」食物中毒,其中6人不幸死亡,經相驗解剖...

寶林茶室過失致死等罪起訴5人廚師求重刑 粿條混裝使用3疏失釀6條人命

寶林茶室A13店食物中毒案,台北地檢署今偵結,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過失致危害人體健康、過失致死、過失傷害等罪嫌,起訴負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