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大廠環安人員空汙排放數據造假 檢方依空汙法起訴
新竹科學園區一家科技公司涉嫌從2020年至去年3月將空汙排放數據造假,利用數據模擬功能或手動將監測值調為合法範圍,汙染物包括氫氟酸、氰化氫等物質,被檢警調及環保單位合作查獲,今天偵查終結,林姓等3名環安人員被提起公訴。
檢方指出,涉案公司在排放管道安裝VOC自動監測系統,監控排放的有機廢氣濃度、溫度及流量,並透過數據計算有機物排放量,依規定要定期向新竹市環保局申報空汙數據,以供查核。但林、葉、陳姓3名涉案公司的環安人員為確保數據表面符合標準,聯合造假、篡改監測數據,並將不實數據申報至新竹市環保局,違法情況至少超過3年。
檢方偵查發現 ,涉案3名被告明知公司持有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核發的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證,需符合規定排放標準,包括揮發性有機物總排放量必須低於0.6 kg/hr、全年削減率須達50%以上,廢氣排放量也不得超過550 m3/min。
廠內6支排放管道,3人巡檢系統顯示數據超標,並有文字或紅字提醒異常,為避免記錄異常數值違規,林姓環安人員指示陳、葉以手動方式將4支管道排放數據調至正常範圍,另外2支管道利用數據模擬功能調至合於法規範圍,以不實數據連續向新竹市環保局申報。
檢方指出,檢警調環保平台成功破獲這家科技公司空汙數據造假案件,林姓等3名被告都觸犯空氣汙染防制法第54條明知不實事項而申報罪嫌;涉案的科技公司雇用人員執行業務違反空汙法,將依57條規定科以罰金。
新竹市環保局指出,這家科技公司從事晶圓等半導體生產,去年被查獲違規後,已由環保局行政裁罰40萬元罰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