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供應18校溯源農產品造假...8人認罪 檢方附加條件緩起訴
基隆市呂姓疏果行業者供應18所學校,生產追溯QR Code農產品涉嫌造假,詐領獎勵金43萬9千餘元。食材被檢驗農藥超標時,呂還與其他業者找農民配合騙基市府。呂男等8人認罪,繳回犯罪所得,分別支付25萬元至3萬元給公庫,檢方處分緩起訴。
基隆地檢署偵辦基隆市一所國小營養師洩漏稽查資訊給食材供應商時,查出涉案蔬果行登記負責人呂姓男子,自2022年起採購未具生產追溯QR Code農產品後,由呂的女兒、盧姓員工擅自印製不知情農民的生產追溯QR Code,黏貼在採購的農產品外包裝。
呂男等人製作不實填載送貨單後,將食材交運基隆市18所國中、小作為營養午餐使用,再向市府詐領三章一Q獎勵金43萬9千餘元。
檢方另查出呂男採購的「番茄」,2023年2月間遭抽驗發現農藥「貝芬替」超標,實際產地也與認證標章產地不符。呂為使能夠順利詐領獎勵金,透過知情的郭姓、林姓業者,聯各廖姓農民提供生產追溯QR Code充作番茄貨主,再謊稱誤貼成他人QR Code,騙過市府人員仍核發獎勵金。
張姓業者2023年間購買未具國產認證標章小黃瓜,卻黏貼不知情邱姓農民生產追溯QR Code,交付得標國小營養午餐的商行。
當年3月間遭抽驗發現某批小黃瓜農藥「賽洛寧」超標,呂姓父女考量長期與張女合作,便找知情的林姓農民謊稱,超標小黃瓜是林提供,佯裝其餘小黃瓜仍是來自邱姓農民,並製作不實業務估價單取信市府。
檢方認定呂姓父女、盧男和張女涉犯刑法詐欺取財等罪,郭姓和林姓業者、廖姓和林姓農民涉犯幫助詐欺取財等罪,各向公庫支付25萬元至3萬元條件後給予緩起訴處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