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新北國中割頸案宣判 國教盟籲正視問題、修補漏洞

新北國中割頸殺人事件,導致有少年身故,少年觸法案件的處理與制度問題因此浮上檯面。新北割頸案一審宣判的今天,國教盟號召關心此重大議題的家長與民眾,聲援新北割頸案受害人楊姓少年父親,呼籲司法院針對新北割頸殺人案應公開檢討報告,並保障被害家屬的參與權與知情權。

2019年修訂的《少年事件處理法》原旨在符合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希望以更人道的方式處理少年犯罪。這次修法卻忽略了台灣實際司法需求,將原本司法嚴密把關的系統轉向行政輔導為主,導致執行中出現了許多漏洞,案件處理效率和效果也不理想。

國教盟在追蹤新北割喉案的過程中,發現除了修法後的制度性缺失,更發現結構性問題導致的漏接:1.教育體系無法掌握犯罪少年背景:如犯罪少年是否有幫派背景,是否曾涉及槍械、暴力等關鍵資訊都集中在司法系統中,教育體系無法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輔導。2. 司法院未公關檢討報告。司法院迄今針對此案的調查和應對措施未曾公開,導致家屬無法知悉案件的詳細情況,也無法行使基本的知情權與詰問權。3.少年法院的先議程序存在漏洞:案件進入刑事程序前,少年法院的先議程序往往未能全面評估少年的犯罪風險,特別是當涉及幫派或暴力事件時,調查深度和資源不足,導致法官無法做出精確的判決。

國教盟提出十項訴求:一、調保官審前調查程序與專業性需完善。二、少保官保護管束的作為需有明確規範。三、過渡性教育措施需加速推行並強化執行成效。四、跨部會資料共享機制應完善建立。五、修正少事法,分離少年調查官與保護官的職責。六、修正少事法第3條,擴大曝險少年定義。七、建立少年再犯與致命風險評估機制。八、強化被害人權益與閱卷權的保障。九、強化 425平台的召關頻率與實效性(少事法第42條第五款)。十、少年之犯罪記錄需在十年後沒再犯才塗銷不可三年內。

新北國中割頸殺人案今宣判,國教盟上午在立法院外舉行記者會,提出十項訴求,呼籲主管機關應切實檢討非少年處理機制成效不彰的問題,才能修補漏洞飛。有效輔導非行少年,預防少年殺人事件再度發生圖為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左二起)、洪孟楷、吳宗憲與出席人士齊呼口號,呼籲主管機關正視問題、修補漏洞。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北國中割頸殺人案今宣判,國教盟上午在立法院外舉行記者會,提出十項訴求,呼籲主管機關應切實檢討非少年處理機制成效不彰的問題,才能修補漏洞飛。有效輔導非行少年,預防少年殺人事件再度發生圖為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左二起)、洪孟楷、吳宗憲與出席人士齊呼口號,呼籲主管機關正視問題、修補漏洞。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北國中割頸殺人案今宣判,國教盟上午在立法院外舉行記者會,提出十項訴求,呼籲主管機關應切實檢討非少年處理機制成效不彰的問題,才能修補漏洞飛。有效輔導非行少年,預防少年殺人事件再度發生。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北國中割頸殺人案今宣判,國教盟上午在立法院外舉行記者會,提出十項訴求,呼籲主管機關應切實檢討非少年處理機制成效不彰的問題,才能修補漏洞飛。有效輔導非行少年,預防少年殺人事件再度發生。記者陳正興/攝影

司法院 幫派 新北

延伸閱讀

新北市國三生割頸案今宣判 乾哥遭判9年、乾妹判8年

寄養家庭新增不敵流失速度 七旬馬家姊妹當寄養家庭40年

YouBike前30分鐘免費有變數 新北:年底前更謹慎評估

新北國中生割頸案明宣判 被害者家屬因女兒病情尚未決定出席

相關新聞

釋憲後首例…馬國女大生命案 凶嫌仍判死

高雄男子梁育誌四年多前在台南擄走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鍾姓女學生,涉嫌性侵並勒死後棄屍山區,一、二審被判死刑,經最高法院撤銷...

姦殺長榮馬國女大生 「難以教化」凶嫌再判死理由曝光

高雄男子梁育誌4年前擄走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鍾姓女學生,性侵並用繩圈勒死棄屍山區,一、二審依強制性交殺人罪判處死刑,經最高...

長榮馬國女大生遭姦殺凶嫌二度死刑後..今更一審再判死

高雄男子梁育誌4年前擄走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鍾姓女學生,性侵並用繩圈勒死棄屍山區,一、二審依強制性交殺人罪判處死刑,經最高...

鄭文燦涉貪案今第3度出庭 面對媒體仍不發一語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被控桃園市長任內收賄500萬元,桃園地方法院今天下午2時30分第三次召開準備程序庭。鄭下午2點10分...

想讓舊愛離婚 男付徵信社百萬一場空

高雄施姓男子與陳姓前女友分手後仍懷念舊情,找徵信社探查陳女的近況,結果發現陳女已婚,施男在徵信社鼓吹下,花了一○○萬元購...

高虹安、陳時奮 交鋒「國中生文法」

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捍衛博士論文,與筆名「翁達瑞」的旅美教授陳時奮纏訟。陳自訴高女誣告,一審判有罪,她上訴。台灣高等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