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關稅戰經貿脫鉤 陸鷹派轟「要大陸的命」:拿台灣祭旗反制美

斥資8億美元買金礦!他押注黃金15年 靠基金再海撈150億

2025報稅系統啟動!快速登入搶先看所得稅 算出你的「省稅大禮包」

藉自訴誣告罪挑戰高虹安學歷? 陳時奮今認了

旅美教授陳時奮(圖)自訴告新竹市長高虹安誣告,陳時奮上午出庭答辯攻防。記者潘俊宏/攝影
旅美教授陳時奮(圖)自訴告新竹市長高虹安誣告,陳時奮上午出庭答辯攻防。記者潘俊宏/攝影

新竹市長高虹安博士論文引發誣告官司,旅美教授陳時奮指高被指導教授除名,高告陳誹謗不起訴,陳自訴高誣告;台北地院今天傳喚陳、高出庭,陳再三挑戰高虹安的學歷問題,高直球回應「法官要審的是誣告」。

高虹安針對陳時奮與自訴代理人洪士傑、陳冠豪「緊咬」她美國辛辛那堤大學博士論文是否造假的突襲,不止一次回擊「法官要審的是誣告」,將自訴案拉回誣告罪基本調性,陳時奮庭中突然說,「我尊重高市長對她沒有誣告的認知」、「案子真正的重點是有無抄襲、侵權」。

開庭前,陳時奮遞狀聲請勘驗google「學術搜尋網頁」想證明高虹安的博士論文已經下架,合議庭准予勘驗,不過,勘驗完畢陳時奮又不滿意,指勘驗到部分的只是期刊、並非論文。

陳時奮說,他從沒有指控高虹安的學位造假,說的是高被指導教授除名;高虹安過去提及美國的學校被騷擾後將論文下架,不過,商業資料庫並沒有被騷擾,上面的論文也已下架。

陳時奮準備論文有關問題「逼宮」高虹安,擬題包括「為何論文要修改?」「為何分2次修改?」「為何2018年完成的論文要在2022年修改?」洪士傑向合議庭表示,因陳時奮具有國外教授的身分,案子牽涉是否違反學術論理爭議,請合議庭同意由陳時奮主問。

審判長回應說,自訴代理人的地位如同檢察官,具法律專業知識,可以判斷提問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必要性,依法應以自訴代理人提問,駁回洪士傑聲請。

高虹安對陳時奮的策略表示,勘驗「學術搜尋網頁」只能證明論文下架,無法證明時間點,論文下架原因是學校遭到匿名騷擾1年;高說,如果陳認為論文下架代表學位撤銷,「那有很多知名人物的論文網上找不到,是不是也要質疑?」

高虹安表示,資策會2021年和她國會辦公室聯絡,回覆博士論文沒有侵權疑慮,自訴案要審的是誣告,不是針對著作權,既然資策會說她論文沒問題,她當然認為沒問題,因此對陳時奮提告誹謗,根本不是誣告。

高虹安的辯護人柯志諄說,陳時奮一再提出資策會對高提告的資料當成本案佐證,不過,資策會的資料還未經過判決,且資策會態度也反覆、轉變,高虹安提告誹謗的當下,沒有有誣告的犯意。

陳時奮緊追高虹安的博士論文有無抄襲,2011年9月在臉書以標題「被指導教授除名的高虹安」發文,指「在李傑的學術履歷,高虹安被除名了」;2011年10月陳在臉書發文指「高虹安沒有自己的博士研究」。

高虹安為此控告陳時奮加重誹謗罪,檢察官處分陳不起訴,陳認為高明知學歷不實仍興訟,自訴高犯誣告罪。

旅美教授陳時奮自訴告新竹市長高虹安(圖)誣告,高虹安上午出庭答辯攻防。記者潘俊宏/攝影
旅美教授陳時奮自訴告新竹市長高虹安(圖)誣告,高虹安上午出庭答辯攻防。記者潘俊宏/攝影

提告 陳時奮 高虹安

延伸閱讀

被陳時奮控誣告 高虹安赴台北地院開庭不發一語

陳時奮自訴誣告罪明開庭 要舉證高虹安是「假博士」才會贏 

影/21名新竹警疑抽白單遭檢調查 高虹安首度回應了

扯高虹安救鄭文燦? 郭國文:輕重情節社會自有公評

相關新聞

國民法官審剴剴案 法醫作證:兒童身上瘀傷像被球棒打的一樣

1歲10個月大男童「剴剴」被保母劉彩萱、劉若琳聯手凌虐致死,分案由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合議庭今開庭傳喚證人法務部法...

惡質!上百車廢棄物倒宜蘭 宜檢起訴20名環保蟑螂、沒收2千萬

跨縣不法集團111年起把建築廢棄物倒在宜蘭,去年底更變本加厲大量入侵,宜蘭檢警環保等單位聯手查獲。全案偵查終結,宜蘭地檢...

黑歷史挖出!高雄楠梓托嬰中心虐8嬰 負責人曾害死男嬰

高雄市楠梓區右昌某私立托嬰中心遭爆出有8名嬰兒遭到保母虐待,托嬰中心負責人楊姓婦人被起底挖出黑歷史,15年前就曾經害死男...

要犯棄保潛逃頻傳 司法院:深自檢討

經濟要犯鍾文智、涉虐童的葉姓健身教練先後棄保潛逃,多名立委昨在立法院質詢批評,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說,司法院責無旁貸、深...

涉收賄護航光電場 郭信良遭約談

台南市議會前議長郭信良與民進黨籍市議員李偉智,涉嫌收賄護航三地集團光電場通關,橋頭地檢署昨天指揮調查局搜索郭男住處、市議...

老鼠會方式幫郭台銘收連署書 屏東議長周典論二審改輕判

屏東縣議會國民黨籍議長周典論涉嫌協助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收購參選總統連署書,一審周典論被屏東地方法院以違反總統副總統選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