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反思極權符號再現

蔣萬安提倒閣 柯建銘表態了:國民黨不要縮 趕快提

指大陸曾多次聯繫 川普:最快4周內完成對各國貿易談判

未戴口罩遭店員勸 紙雕師砍13刀死刑變無期還能再減?鑑定醫師離職了

紙雕師蔣嘉凱因上超商未戴口罩遭蔡姓店員規勸,蔣刺殺蔡13刀致死,他稱服藥無意識、不知為何行凶,桃園地院依殺人罪判死刑,但台灣高等法院認為蔣因藥物濫用而減低辨識能力,戒掉濫用藥物就無再犯、危害公共之虞,改判無期徒刑。最高法院質疑二審理由不備,撤銷、發回,因羈押期7月1日屆滿,更一審今開訊問庭,蔣對續押與否無意見。

蔣嘉凱2021年11月21日凌晨到龜山住家附近超商買東西,因未依規定戴口罩,蔡姓店員拒絕結帳,蔣返家拿口罩,結完帳就將口罩甩向蔡。詎料,蔣仍不甘心,變裝後又走回超商,招手示意蔡到超商外談判,見人靠近就拿預藏的彎刀朝對方攻擊。

超商監視器畫面顯示,蔡被蔣從店外追到店內,兩人又從店內扭打到店外,超商裡外血跡斑斑,後來蔡奪過彎刀丟給路過的目擊者,央求目擊者報案後就不支倒地,而蔣則是蹲坐一旁觀看,直到警方到場才跪地高舉雙手就犯。蔣對警察說「只有3公分死不了,沒死吧,真可惜」。

蔣嘉凱辯有精神疾病,案發時吃了藥而斷片,沒有意識,不清楚自己做過什麼、為什麼要做,看了監視器畫面才知殺人。桃院審理後,認為蔣無悔悟,犯後態度惡劣,且也不否認殺人,本案無可減輕罪責理由,判死刑。

高院前審調查,蔣陸續服用贊安諾、景安寧、利福全、美得眠等鎮靜助眠和抗焦慮劑,以及非類固醇類止痛藥、離憂等藥物,其中苯二氮平類安眠藥(benzodiazepines)、美德眠(FM2)二類藥物交互作用會使服用者產生反社會的暴力行為,他因藥物作用,產生以暴力解決忿懣之意,辨識、控制行為能力減低,依刑法第19條第2項減為無期徒刑。

但最高法院質疑高院前審對「蔣在超商內是否有持刀攻擊蔡?」、「蔡奪刀至店外倒地後,蔣有無繼續持刀揮刺?」交代不明,且蔣若平時就有服藥,何以個性變異、暴力?究竟有無濫用藥物,前審沒囑託藥理學專家機構鑑定,調查未盡。另外,蔣即便非出於悔悟而「自首」仍是自首,前審為何不減刑,最高院也認為理由不備,因此撤銷、發回更審。

高院更一審今開訊問庭,對於是否繼續羈押,蔣和公訴檢察官都無意見。法官詢問蔣目前的家庭狀況和健康狀況,他說「還過得去」。

對於是否繼續羈押,待合議庭評議,目前排定7月10日審理,辯護人和告訴代理人各自聲請鑑定機關與醫師詰問,不過當初為蔣嘉凱鑑定精神狀態的林口長庚醫院的主責醫師已離職,案件承辦人也易手,屆時鑑定團隊由誰出庭,仍不清楚。

紙雕師蔣嘉凱因上超商未戴口罩遭蔡姓店員規勸,蔣事後拿刀刺殺蔡,一審被依殺人罪判死刑,二審改判無期徒刑,但最高法院撤銷、發回,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今開延押訊問庭。記者王宏舜/攝影
紙雕師蔣嘉凱因上超商未戴口罩遭蔡姓店員規勸,蔣事後拿刀刺殺蔡,一審被依殺人罪判死刑,二審改判無期徒刑,但最高法院撤銷、發回,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今開延押訊問庭。記者王宏舜/攝影

口罩 殺人 超商

延伸閱讀

入夏持續飆高溫新冠卻大流行 蘇一峰:太熱口罩戴不住

月薪27K又高效 離職讓主管超後悔!他聽誇讚自嘲:好用的奴才

「港獨無期、台獨死刑」 陸學者分析陸懲治台獨意見:顯示中共零容忍

財務長離職 宏達電:營運發展不受影響

相關新聞

竹北天坑案延燒!2015年浩瀚一品擅自違規施工釀崩塌 今起訴

2015年新竹竹北浩瀚一品建案發生崩塌意外,造成工地出現深度大約10公尺、寬度約足球場大的天坑。新竹地檢署今天依違背建築...

宜蘭地院法官領殘障手冊還喝伏特加酒駕 懲戒法院判免除法官職務

宜蘭地院法官張軒豪下班後飲用伏特加後開車外出,因左轉提前轉彎遭巡邏警員攔下,酒測值達1.05毫克,刑事部分被依不能安全駕...

鄭文燦案法官重病請假 桃院今決議由審判長帶2法官代理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捲入貪汙弊案,桃園地院今年2月已結束準備程序,原訂上個月18日由合議庭進行勘驗相關會議記錄卻臨時取消...

曹興誠列「台獨頑固分子」討公道 控告國台辦恐嚇結果出爐

中共國台辦將罷免藍委徐巧芯的領銜人、前聯電董事長曹興列為台獨人士,表示要加以「懲治」,曹自訴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任宋濤...

孫安佐案訛詐狄鶯、孫鵬 「騙扁小子」黃琪與律師雙雙判刑定讞

17年前被稱為「騙扁小子」的黃琪趁藝人孫鵬、狄鶯夫妻兒子孫安佐在美國犯槍砲案回國也要受審機會,假冒歌手張清芳前夫宋學仁秘...

空軍「夫妻檔」軍官被吸收淪共諜 售漢光軍機更審再被重判

空軍退役上校劉聖恕吸收多名現退役海、空軍官交付軍事機密文件,被最高法院重判20年徒刑定讞;被劉吸收的空軍軍官「夫妻檔」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