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檢署電信網路詐欺查緝會議 鄭銘謙:嚴懲重罰詐欺犯罪
台灣高等檢察署今舉行「113年第1次新世代打擊電信網路詐欺查緝督導會議」,法務部長鄭銘謙表示,嚴懲重罰詐欺犯罪、追討被害人財產損害,法務部催生「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草案,期盼立法院得以併同審議通過「科技偵查及保障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及「洗錢防制法」修正草案。
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表示,「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草案所定的金融、電信、數位經濟防詐措施,高檢署近期將與各行政主管機關研議相關配套行政措施。此外,高檢署也將推行可疑帳戶預警中心機制,透過檢、警與金融機構合作,提前圈存、警示人頭帳戶,即時切斷金流,避免民眾被害。
高檢署指出,行政院新世代打擊詐欺行動綱領1.5版,精進識詐、堵詐、阻詐、懲詐4個面向,加強公私協力合作,達到減少民眾接觸、減少誤信、減少損害的3個目標。法務部為懲詐面的主責機關,責成台高檢署為懲詐執行機關。
高檢署指出,自2022年6月實施打詐綱領1.5版迄今年4月止,期間進行13波專案查緝,其中有7波專案有關投資詐欺,累計已查獲電信詐騙集團2076件,指標達成率115%。
高檢署推行「檢察機關辦理電信詐欺案件罪贓返還計畫」,自去年7月實施以來迄今年4月止,透過偵、審中之調(和)解,各級檢察署辦理電信詐欺案件,累計調(和)解6470件、調(和)解金額達14億2641萬元。
去年6月間,行政院指示由高檢署,擔任第一線執法人員與各行政機關的溝通聯繫平台,解決第一線執法人員所發現的問題,調整查緝及行政監管作為,建立並強化與行政機關溝通回饋之雙向聯繫平台。
統計顯示,2023年詐欺新收案件數占全國各地檢署總收案的刑案比將近36%;電信詐欺及單純人頭帳戶案件新收案件數,與2022年相較,分別增加42.9%、67.3%;今年1至4月期間,電信詐騙及單純人頭帳戶新收案件數,與去年同期相較,分別減少15%、19%,呈下降趨勢。
高檢署邀集全國各地方檢察署、各高分檢察署主任檢察官、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調查局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數位發展部,就防詐、打詐情形進行報告及意見交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