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法人錯愕!聯電法說不如預期 外資調降目標價、股價重摔

監院糾正寶林案錯失採樣黃金期 北市:業者惡意隱瞞重罰300萬

15縣市有感搖晃!花蓮19:55發生規模4.9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假借名人群組傳飆股投資 去年居詐騙件數金額第一

利用假投資方式誘騙民眾金錢,去年居詐騙件數金額第一。示意圖/ingimage
利用假投資方式誘騙民眾金錢,去年居詐騙件數金額第一。示意圖/ingimage

內政部今天公布民國112年詐騙案件發生數前3名,依序為「假投資」、「假網路拍賣」及「解除分期付款」,其中假投資從110年起,連續3年蟬連詐欺財產損害金額第1名,民眾務必留意。

內政部透過新聞稿指出,詐騙集團常冒用名人名義及照片,成立投資群組廣發簡訊,或傳送飆股訊息,使用標榜穩賺不賠、高報酬零風險等字眼,引導民眾加入偽冒的投資LINE群組,並誘使民眾下載不明的投資軟體APP進行投資。

內政部說,「假投資」初期小有獲利,等民眾加碼投資後,歹徒立即音訊全無,讓民眾辛苦錢一夕之間成為泡沫。投資必定有風險,投資前應先做足功課並循政府認證的官方管道進行投資,任何號稱有「內線交易」、「穩賺不賠」的管道一定就是詐騙。

內政部表示,排名第2的「假網路拍賣」,詐騙集團看準民眾想撿便宜心態,在拍賣網站或臉書社團推出低於市價的商品,等買家下訂匯款後就失去聯絡。

內政部說,民眾應選擇具有第三方支付功能,且商譽良好的正規網購平台,並使用平台提供的安全交易機制,不要與賣家私底下用通訊軟體交易,明顯低於市價的商品詐騙可能性極高,請多加留意。

內政部指出,排名第3是「解除分期付款」,詐騙集團假冒客服及銀行人員,謊稱民眾有筆交易被誤設為連續扣款,要求操作ATM或網路銀行進行「解除分期付款」。

內政部說,近期也有假買家騙真賣家的詐騙手法,假買家藉攀談表達想購買商品,請賣家在購物平台開設賣場,等到賣家開設賣場後,便以「無法下單」及平台要求賣家先做「簽署金流協定或帳戶認證」為由,傳送偽冒的連結給賣家,等賣家按照指示操作後,旋即收到假冒銀行客服來電,落入詐騙圈套。

內政部表示,ATM或網路銀行都沒有解除扣款或取消訂單功能,勿加入不明的Line客服,如果接到自稱銀行人員來電,請掛斷電話後自行查詢銀行電話並撥打查證。

內政部說,民眾遇到任何可疑狀況勿慌張,立即撥打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主動求證,或利用165全民防騙網線上查詢詐騙資訊,也可加入165防騙官方LINE群組(ID:@tw165),就可收到最新防詐資訊及進行線上查詢。

內政部表示,警政署在農曆春節前夕推動「加強重要節日安全維護工作」,各縣市政府警察機關將加強金融機構安全維護,及推動反詐騙、防盜、防搶等預防宣導工作,以維護良好治安,讓民眾安心過年。

內政部 網路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單身漢陷甜言蜜語 誤信網路投資險被騙62萬

兆豐證三不口訣 防詐教戰

群組酸同事每次開會遲到30分 輔導老師判拘還要賠錢

志工抱怨被使喚端菜倒廚餘 民眾黨高市黨部主委道歉了

相關新聞

逃死!中橫桶屍案楊鴻儒三度判死 更二審今逆轉判無期

台中市楊鴻儒經營賭場,欲與楊姓女富商交往,認為楊女的陳姓同居男友是絆腳石,另外也不滿賴姓賭客懷疑詐賭、揚言檢舉,8年前下...

鈕承澤獄中表現良好、參加才藝表演博好感 今假釋出獄

導演鈕承澤因性侵判刑4年,於2021年11月底入監,經過3次申請假釋後,去年底第4次申請成功,需到戶籍地台北地檢署報到,...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 5人過失致死起訴

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A十三店去年因食物中毒釀六人死亡,台北地檢署查案發現,該店內粿條未妥善冰藏保存導致產生「邦克列酸...

施暴高嘉瑜入獄…林秉樞驚傳健康狀況不佳 看守所證實:戒護就醫至今

林秉樞施暴前民進黨立委高嘉瑜等案遭判刑定讞,已入獄服刑。今天傳出林秉樞健康狀況不佳,台北看守所表示,林秉樞去年12月18...

粿條逾63小時未冰、環境悶熱潮濕 官方首證實:邦克列酸毒本土生長

寶林茶室A13店食物中毒案,台北地檢署調查共有33人食用「馳名炒粿條、寶林滑蛋河」食物中毒,其中6人不幸死亡,經相驗解剖...

寶林茶室過失致死等罪起訴5人廚師求重刑 粿條混裝使用3疏失釀6條人命

寶林茶室A13店食物中毒案,台北地檢署今偵結,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過失致危害人體健康、過失致死、過失傷害等罪嫌,起訴負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