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詐騙廣告氾濫!金管會已查出8322件 1細節揪詐騙線索
金管會最新統計,目前為止已查出的詐騙廣告共達8322件,其中,Meta7589件、Google 733件,已要求Google、Meta儘速下架。此外,今年截至8月底止,共有472件陳情投資詐騙,相較於111年對110年的統計,增幅已趨緩。
金管會指出,四種主要常見的詐騙類型,包括了冒名金融名人的詐騙、勸誘買股的非法簡訊、下載非法招徠投資的APP、虛擬幣投資平台等四種詐騙類型。
金管會指出,111年前八月投資詐騙共462件,111年底636件,110年同期179件,若與110年相較,111年暴增158%,但相較於111年,112年的投資詐騙增加已趨緩。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比喻,詐騙就像是病毒,民眾因為不識詐騙手法,因而不小心染疫,金管會必須全力救治,此時加強識詐就更加重要,他並再強調防詐的「五不口訣」:不接陌生來電,不點未知聯結,不聽投資名牌,不怕陌名威脅、不給陌名資料,並提醒民眾想投資理財的同時,也要辨識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除了165之外,證期局已另成立與投資人保護中心相關的反詐騙專線27373434;金管會主秘蔡福隆亦特別提醒民眾,接到疑似詐騙的電話、文件時,要再向朋友作確認及諮詢,現在甚至已有假冒檢警的公文書,但裡面有簡體字,不是政府機關公務所適用的字,這些可疑的跡象,都會是詐騙的線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