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醫師娘通姦罰得比周玉蔻還重 誹謗罪是否違憲將激辯

男子朱長生不滿從事月嫂派送服務的王姓醫師娘通姦,向王夫和她親友舉發,結果被依散布猥褻圖畫罪判6月徒刑,併科罰金8萬元定讞,朱認為刑法第310條與司法院釋字第509號解釋違憲,聲請釋憲,憲法法庭14日將行言詞辯論。

朱認為刑法第310條與釋字第509號解釋違反平等權與恣意禁止原則、比例原則,並說自己只是傳播給100多人,卻與傳播數十萬的電視節目言論適用相同的法條,何況當年媒體人周玉蔻誹謗前總統馬英九拿了「頂新集團秘密『獻金』」只判50日拘役,並不公平。

刑法第310條規定「1.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5萬元以下罰金。2.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萬元以下罰金。3.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朱認為刑法第310條與釋字509號解釋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侵害他受憲法第11條所保障的言論自由。朱認為刑法第310條誹謗罪的規定將「散布於眾」定為意圖的內容,使得誹謗罪欠缺毀損名譽的客觀情狀條件,事實陳述是否足以毀損他人名譽,幾乎完全欠缺客觀化標準。

朱另舉檢察官「起訴」為例,認為起訴事實就算與客觀事實不符,也無礙起訴合法性,只要事實「大致相符」即可,相較之下,誹謗罪實務上有陳述事實的「細節」不符客觀事實即遭認定不屬於「真實」的見解,流於恣意如何保障言論自由?

憲法法庭本次以朱長生案為主案,另併林郁紋、蕭絜仁、許榮棋、盧映潔、陳易騰等5名申請人的案件審理。盧映潔為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因被控攻訐詆毀同校陳姓女教授遭處拘役40日,她認為刑法第310條干預人民發表言論,既然民事判決要求道歉都被認定是侵害言論自由而違憲,該條文當然更是侵害。

盧映潔稱誹謗罪與是否能遏止網路霸凌沒有直接關係,網路霸凌或假新聞應以專法來管理或原有已有其他法律可規範,若說把誹謗罪除罪等同無法管理網路霸凌或假新聞,是謬論。

不過法務部認為誹謗罪並未侵害言論自由,因為誹謗罪保護的法益包含名譽權及隱私權,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列舉的權利,但卻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權。法務部認為言論自由與名譽權、隱私權都受憲法保障,刑法第310條第3項客觀處罰條件的規定已限制了誹謗罪的可罰性,且刑法第311條也規範了誹謗罪阻卻違法事由,立法者已予適當權衡;釋字509號的規範也沒違反比例原則,沒有補充或變更必要。

媒體人周玉蔻誹謗前總統馬英九拿了「頂新集團秘密『獻金』」,被依刑法第310條判拘役50日。聲請釋憲的男子朱長生認為自己只向100多人揭發王姓醫師娘通姦,卻判得比周玉蔻重,認為條文有牴觸人身自由、言論自由、比例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平等原則及恣意禁止原則等疑義。資料照片。記者王宏舜/攝影
媒體人周玉蔻誹謗前總統馬英九拿了「頂新集團秘密『獻金』」,被依刑法第310條判拘役50日。聲請釋憲的男子朱長生認為自己只向100多人揭發王姓醫師娘通姦,卻判得比周玉蔻重,認為條文有牴觸人身自由、言論自由、比例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平等原則及恣意禁止原則等疑義。資料照片。記者王宏舜/攝影

網路霸凌 言論自由 隱私權

延伸閱讀

周玉蔻罵他家暴拋妻棄子不認骨血 趙少康怒告求償1000萬元

周玉蔻:新的一年我要改邪歸正 不要敗壞社會風氣

周玉蔻節目遭重罰300萬 徐巧芯喊「爽」:我檢舉的!

周玉蔻「辣新聞152」晶華緋聞案未查證 NCC罰民視300萬元

相關新聞

蘇震清小琉球助選 「違令出海」

立委蘇震清身陷SOGO經營權索賄案,遭台北地院判刑十年,目前上訴二審中,並裁定自九月二十九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八個月,...

辜仲諒遭控涉犯銀行法等8罪全脫身 更三審無罪理由出爐

中信金控前副董事長辜仲諒捲入紅火案纏訟17年,辜一審被依證券交易法、銀行法背信罪判9年徒刑,台灣高等法院更二審改判無罪,...

前職棒球星陳凱倫想性侵隊友妻「拜託一次就好」 高院改判1年半

中華職棒富邦悍將前球員陳凱倫,2021年間酒後在員工餐廳女廁侵犯隊友妻子,不顧被害人反抗亂摸,還把生殖器靠近女子臉龐要求...

王忠義被控弒母詐保 無罪確定

南投縣王忠義夫妻被控殺父弒母詐領保險金,殺父部分無罪確定,王另被控弒母,一度被判無期徒刑,台中高分院更三審昨認定事證不足...

錢櫃大火6死案 20年資歷火調專員作證:當時消防設備全部失靈

錢櫃KTV台北林森店3年多前大火造成6死67傷,錢櫃董事長練台生多人被訴。台北地院今天傳喚台北市消防局林姓女火調專員作證...

擴大利得沒收違憲? 憲法法庭辯論

黃偉凱、紀怡慧夫婦製造販賣毒品遭重判、沒收四百萬犯罪所得,還被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擴大沒收」九二八七萬元;紀女主張刑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