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詐人頭帳戶打不完 法務部擬修法增訂「人頭帳戶」罪
詐欺犯罪猖獗,嚴重衝擊社會治安,人頭帳戶因缺乏犯罪故意常獲判無罪,法務部正著手研擬在洗錢防制法中增訂「人頭帳戶罪」,追究人頭帳戶提供者的刑事責任,解決實務上提供人頭帳戶者處罰的證明問題。
依相關修法構想,法務部擬對「收帳簿集團」、「收簿手」的犯罪態樣增訂獨立的刑事處罰規定,以填補現行法律的不足。
法務部檢察司長黃謀信說,因應實務上詐欺犯罪手法變動快速,並擴及洗錢犯罪,為更有效遏止詐欺、洗錢等犯罪,法務部2021年即開始研議洗錢防制法修正草案。
黃謀信說,相關修法重點包括第一、修正洗錢罪的法定刑度,針對犯罪所得達新台幣1億元以上者加重處罰;第二,增訂利用虛擬資產或第三方支付工具為洗錢犯罪之刑事處罰,以全面防堵新興洗錢犯罪手法。
黃謀信表示,第三、將增訂「人頭帳戶」,對於無正當理由提供人頭帳戶,致影響金流者,獨立為洗錢犯罪的類型;第四、針對收簿集團增訂刑事處罰規定,以彌補現行法的漏洞。
法務部指出,檢察司已於2022年5月到12月多次召開修法研商會議,不過,因修法幅度大,有部分條文仍待各界意見整合,會持續密集召開修法會議,邀集權責單位、學界及實務界交換意見,後續將加速推動修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